关注:

 

基层法院法官的风采

  发布时间:2004-06-24 18:26:57



    时代的车轮已经驶入了21世纪的第四个年头。处在这样一个催人奋进的时代,除了骄傲和自豪外,作为基层法院的法官,应该怎样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呢?

    2002年的春天,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院长李广湖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为了避免“同案不同判”和“合法的司法不公”,率先在全国推出“先例判决”制度,努力实现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此举一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法制日报、南方周末等国家级和地方级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在全国法学界引起轰动效应,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其中也掺杂着质疑等不和谐的声音。李院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先例判决是汲取判例法之长,弥补我国成文法之短,不是法官造法,更不是法的渊源,而是为了指导今后同类案件的处理,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帮助法官正确适用法律,避免出现合法的不公。这一制度体现了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及公正与效率这一法院工作的主题。”一番话,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此后不久,全国各地法院的“先例判决”制度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2002年底,院长李广湖作为全国第一个基层法院院长,走上清华大学的讲台,主讲《先例判决在中国》;2003年,又跨入中国人民大学的殿堂,参加国际法学研讨会,畅谈来自基层法院的改革新设想。

    在一次全院大会上,李院长讲了这样的一件事情:清华大学法学院的一位研究生在论坛结束后对李院长说:“李院长,你是惟一一位在清华大学讲坛发言的基层法院的法官,你使我们改变了对基层法院法官形象的看法。”李院长说:“听了此话,我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去应答,心中有一股说不出的酸楚。在这些天之骄子的心中,基层法院的法官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形象,或许是一些沉湎于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的庸人?或许是些伏枥耕耘、辛勤劳作的黄牛?”这番话让大家陷入了沉思,基层法院的法官到底该怎样书写自己的风采呢?

    此后,李院长高瞻远瞩,围绕司法公正,结合中原区法院自身情况,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思路,先后在中原区法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在全省、全国推广,形成一股巨大的冲击波。如为了建立新型、高效的运作机制,他推出了审判流程管理和案件评查制度,提高法官的办案效率;为了确保案件的审判质量,他率先在全国设立了专家陪审制度,成立了法官专业咨询小组,探索基层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之路;为进一步方便群众诉讼,让经济有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他在全国率先实行口头立案、上门立案、邮件立案、传真立案,并推行了体现公正与文明的司法救助制度,在人民群众与人民法院之间铺设一条方便快捷的绿色诉讼通道;为了体现裁判文书的科学性与严肃性,他率先对裁判文书实行改革,严把裁判文书质量关,并取消了校对章,让裁判文书成为公正的载体、法院形象的代表。李院长还带头撰写调研文章,并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70余篇。难怪国内一些知名的法学家对此感慨道:一个小小的基层法院,事事都走在了司法改革的前沿,真是不可思议。而此时此刻的中原区法院却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

    李院长有着浓厚的民本情结,每次开会他都会谆谆告诫大家:法官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身上的一丝一缕,口中的一粥一饭,都取之于人民,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一定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坚决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决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围绕公正与效率,端正审判作风,树立服务意识,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党的温暖,从而树立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

    记得李院长刚到中原区人民法院时,接到了一位河北省大名县当事人的信件,信中反映他往返两次到法院开庭都未开成的情况。李院长在信上深情地作出了批示:当事人为开一个庭,多次辗转于河北与郑州之间,实在于心不忍。他号召在全院掀起一场“假如我是当事人”的大讨论,让法官换位思考,想当事人所想,急当事人所急,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引导法官自觉转变作风,塑造形象。

    在李院长的率先垂范下,中原区法院的法官又是怎么做的呢?

    辖区居民李老汉,年过七十,斗大的字不识一升,五个子女谁都不愿赡养,他一怒之下到法院告状。老人一杯水还没喝完,立案庭的法官已将立案手续办好。李老汉接过开庭传票,双手颤抖,老泪纵横地说:“俺的孩子能赶上法官一半,我死也闭上眼睛了。”

    去年5月17日下午,刚上班,辖区居民韩女士怀抱不满周岁的女儿来到法院立案庭,话未开口便泣不成声,俗话说母女连心,韩女士怀中的女儿也哇哇啼哭起来。立案庭的两个女法官见此情景,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迎上前来,一个女法官接过孩子哄逗起来,一个女法官一边安慰韩女士,一边听其诉说离婚的缘由,当她把话说完时,笔录也做好了,并很快立了案。韩女士离开时,眼含热泪说:“谢谢你们,否则我真的没有勇气活下去了。”虽然老百姓的话语朴实无华,但却是对基层法官的最好评价。

    一桩桩,一件件,说不完道不尽基层法院法官的风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原区法院的法官在郑州政法系统开展的“公正执法树形象”活动中,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他们将沿着学习、探索、开拓之路,不断迈出新的步伐,不断展现基层法院法官的风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