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一季度,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诉讼案件88287件(旧存15931件,新收72356件),已结59065件,未结29222件;结案率66.90%;案件结收比81.63%。
一、诉源治理情况
诉前调解程序适用率80.35%。
诉前调解程序化解成功率33.39%。
司法确认案件数2270件。
二、质量指标情况
1.一审服判息诉率
中院机关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72.02%。
基层法院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85.48%。
2.一审改判、发回重审率
中院机关一审案件发改率3.80%。
基层法院一审案件发改率1.74%。
3.民事案件调解率
中院机关民事案件调解率11.75%。
基层法院民事案件调解率27.61%。
三、效率指标情况
1.结案率
中院机关结案率77.12%。
基层法院的结案率65.54%。
2.法定审限内结案率
中院机关结案率99.40%。
基层法院的结案率95.24%。
3.法定审限内未结案比率
中院机关法定审限内未结案比率98.27%。
基层法院法定审限内未结案比率94.32%。
4.案均审理天数
中院机关平均审理天数30.3天。
基层法院平均审理天数45.06天。
5.长期未结案件
中院1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0件。
全市基层法院仍有1年以上未结案件42件,其中3年以上未结案件2件。
4.民事小额程序、简易程序适用率
小额程序适用率37.74%。
简易程序适用率92.57%。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持续加快案件办理进度,提升审判效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与2021年同期相比,全市法院平均审理天数有所增加,法定审限内结案率和法定审限内未结案比有所降低。各单位要强化审限管理,加快案件办理进度,提高案件办理效率。特别是效率指标落后的单位,要采取得力措施,尽快清理现存未结案件,压缩整体案件办理天数,提升整体审判效率。
2.持续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审判工作
要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电子送达、网上开庭,全流程线上办理,确保疫情防控与审判执行工作两不误。要运用好司法手段,依法打击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行为,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妥善审理房屋租赁、劳动争议、建设工程合同等涉疫情纠纷,强化调解工作,引导当事人互谅互让,促进矛盾纠纷快速化解。
3.规范立案流程,做好立案前检索和关联案件标注
要规范立案程序,完善立案前检索,准确识别关联案件和共同诉讼案件,正确适用处理程序,做好关联案件标注。深入推进诉源治理,促进行业性、群体性纠纷在诉前实质性化解,规范诉调衔接流程,杜绝案件重复立案。
4.持续推进1年以上长期未结案件的清理工作
要完善按层级分节点的监督管理体系,压实院庭长监督管理职责,防止边清边积。要建立长期未结案件分析研判机制,压缩承办法官等、靠空间,督促法官寻找解决困难的思路和方法。要畅通业务条线沟通路径,形成工作合力,对疑难复杂案件、关联案件和发回重审案件,建立双向反馈机制,统一裁判思路,提升案件办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