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我为群众办实事 | 讨薪十五个月未果 法院调解3天解决

发布时间:2022-01-06 08:22:38


    近日,管城法院通过“特邀调解+司法确认”的模式,仅用3天时间成功调解一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件,帮助10名农民工讨薪维权。

    10名农民工受雇于某生态有限公司,自2020年开始,在某新建楼盘进行绿化养护工作,截止到2021年10月26日,仍有部分工资未支付。为了拿到未付的工资,自2020年9月起至2021年12月,15个月以来,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追索工资,但仍没拿到。无奈之下,他们诉至管城法院。

    管城法院立案后,经研判,该案件符合诉前调解条件,遂将案件通过调解平台分流至特邀调解员张春菊处,委派她进行诉前调解。张春菊梳理案情,找出症结、制定调解预案、安排调解日期,并通知双方来法院参加调解。调解过程中,张春菊耐心询问双方情况,查清事实原委后,主动开展调解工作,把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上升到社会和法律的角度去警醒当事人。通过她的耐心调解,仅用3天时间,双方达成了调解共识,重新签订了还款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事后按照协商时间和金额,10名农民工如期拿到工资,权益依法得到维护,该矛盾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2018年,张春菊作为特邀调解员,被区司法局派往法院,并成立个人调解工作室。在调解实践中,她总结了“六心”工作原则和“五步”调解法。“六心”即:接待工作要热心、调查了解要细心、教育疏导要诚心、调解纠纷要耐心、排忧解难要真心、处理矛盾要公心。“五步”调解法即:真情相待稳情绪、法治宣传明事理、深入细致摸实情、多方面协调聚合力、依法调解维权益。她曾先后获得全国模范调解员、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首届河南十大法治人物等荣誉称号。正是像她一样优秀的特邀调解员们为管城法院的诉前调解工作增光添色,用温情、热心和真诚搭建了诉前调解工作的桥梁。

    近年来,管城法院积极构建多元化解与优化司法确认程序,组建了法官、书记员及20名专职调解员的诉调团队,充分发挥交通事故、婚姻家事等专业人民调解员资源优势,运用“特邀调解+司法确认”制度,高效便捷化解纠纷,促进诉前矛盾化解,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有效减少案件诉讼数量。

    “特邀调解+司法确认”模式,是通过司法确认的方式对诉前调解的结果进行固定。在立案阶段,适合诉前调解的案件分流至特邀调解员先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由法院进行司法确认。司法确认程序是依据当事人申请,法院对当事人的调解协议进行自愿性、合法性审查,赋予其强制执行力的非讼程序。

    2021年以来管城法院诉前委派调解13914件,调解成功6078件,司法确认1496件。家事案件诉前化解267件,诉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前化解552件。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