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军,1976年1月出生,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2010年11月通过公开招考进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现为民事审判第二庭员额法官。自2017年首批入额后始终坚守在办案一线,已审理各类刑事、民商事案件2000余件,多次被评为办案标兵,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
以百倍热情投入工作
每天早晨迎着第一缕阳光,刘泽军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就匆匆来到单位,打开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排庭、开庭、调解、撰写裁判文书。根据繁简难易统筹推进案件进展,尽量压缩办案周期,提高办案节奏,通过提高办案效率让当事人切身感受到司法的公正。每天工作虽然忙碌,但仍然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为每一位当事人对公正的期盼始终是我们法官工作的出发点和目标所在。
用理性和智慧化解矛盾
审判是一项充满理性和智慧的工作,也是社会矛盾化解的重要方式。对一名法官来说可能就是一场场官司的胜败输赢,但是对当事人来说,可能就是他多年的心血汗水甚至是他对生活的希望。民事审判第二庭主要从事建筑工程类案件的专业审判,由于建筑领域管理不够规范,存在挂靠借用资质、施工周期长、停工窝工、质量问题等难题,很多当事人证据意识薄弱,出现拖欠工程款或劳务报酬情形时,主要寄托于通过信访等手段依靠政府力量来索要工程劳务欠款。由于工程量未得到及时的结算,各方对工程造价及质量存在较大争议,要确定工程量往往需要进行鉴定,故建筑工程类案件审理面临证据繁杂、程序繁琐、取证困难等问题,这些问题处理起来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当事人不满,使问题不但得不到及时解决,还有可能引发新的信访隐患。因此,办理建设工程类案件,不仅要审阅大量的证据材料,耗费大量的精力,更要把握细节,于千丝万缕中捋顺法律事实,确定真实的法律关系,并寻找解决矛盾的突破点。如顾某某诉某建设集团公司等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一案,某建设集团公司将其承包的工程转包给顾某某,施工工期从2012年延续至2016年,顾某某作为3栋住宅楼土建、安装及地下车库工程的实际施工人,请求某建设集团公司支付拖欠的2000多万元的工程款及窝工停工损失和强行清场造成的材料损失及保证金等。某建设集团公司辩称,其已为本案工程支出7000多万元,顾某某已实际领取5000多万元工程款,若扣除管理费、材料款等费用,公司已超额支付300多万元。对于是否欠付工程款双方争议较大,由于工程时间跨度长,且双方很多原始对账凭证在被强制清场时不慎丢失,很多款项由于欠缺原始资料无法一一核实。面临该难题,作为主审法官的刘泽军发现,在工程施工期间,公司为了对案涉工程款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曾设置了一张银行卡,双方共同对该卡的支取进行监督管理。公司将工程款打入该卡中,需要支取时由公司派驻施工现场监督人员及实际施工人顾某某或其财务人员共同签字确认,故该银行卡支付明细成为案件审理的关键。面对上百页的银行流水,多则上百万元的材料款,少则几百元的工资、小五金款,经过长达半个多月的反复核对计算,对双方争议的工程款最终得以确认,扣除相应款项后公司还应再向顾某某支付剩余工程款300余万元及部分损失、保证金等。一审宣判后顾某某与公司均不服提起上诉,但顾某某未缴纳二审案件受理费,二审法院认为公司上诉请求也不成立。正基于本案有大量的数据分析对案件事实予以印证,故案件裁判结果得到上级法院的认可,同时也能得到各方当事人的信服。
在审理建设工程类案件时,由于工程施工管理、竣工验收不规范,导致当事人申请工程造价鉴定、公章真伪鉴定居多,给案件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为了减轻当事人的诉累,节约司法资源,对案件事实清楚,约定明确的案件认为不需要鉴定的,直接作出裁判。但往往对案件的事实认定成为重中之重。如某电力公司与郑州某管委会、某投资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某电力公司称其与管委会和投资公司签订了《电力建设工程总承包施工合同》,完成了相应的高压输电线路改迁工程,且该工程已投入使用。双方一致审定的工程结算金额为7000多万元,扣减已经支付的,尚有3000多万元未支付,多次追讨无果,故起诉请求支付。某管委会却认为某电力公司拖延工期、拖延交付竣工资料,故提起反诉请求判令某电力公司支付工程延期违约金及交付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某电力公司将案涉工程转包给江西一家电气公司,该公司实际负责人系案涉项目的实际施工人,某电力公司称该实际负责人伪造公司印章及非法出具授权委托书,对其代为收取的工程款均不予认可,并申请对相关印章及签名真伪进行鉴定,并称该实际负责人也因为涉嫌伪造公司印章罪、挪用资金罪已被公安部门依法立案起诉。案件审理一度陷入僵局。经承办人多方联系,得知该负责人正在被取保候审,遂通过各种途径与该负责人的妻子取得联系,告知利害关系后,该负责人主动到法院对上述伪造印章领取工程款等事实均予以认可。故至此本案鉴定已无必要,最后法院顺利确认了案件事实,认定某管委会对剩余900余万元工程款应承担支付责任。一审宣判后双方均未上诉,案件得到了妥善解决。
建设工程案件专业性强、审理难度大,且现实中存在挂靠借用资质、付款混乱等不规范行为,如何在大量纷繁复杂的材料中建立法律事实逻辑轨迹,需要法官具备足够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刘泽军法官正是凭借着这份责任心,审结了一大批疑难复杂案件。
努力提升专业素养
审判本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现实生活纷繁复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法律的制定修改也随着跟进,尤其建工类案件,除了掌握基本的法律概念、具备基本的审判能力外,对专业审判领域所涉及的专业术语、专业问题的熟悉和掌握都需要不断的学习提升。办理案件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为了提高驾驭庭审和处理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除了总结办案心得,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珍惜每一次案件评议和理论研讨,并形成案例研究文章,督促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回望刚来到郑州中院工作时,院内道路两旁的梧桐树只有碗口粗,现在已然一棵棵苍劲挺拔,无论四季轮回,都称得上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转眼间刘泽军到法院工作已十年有余,经历了多少春夏秋冬,寒来暑往,虽然每天依旧匆忙琐碎,但内心充实淡定,因为正是像刘泽军一样的许许多多法官,正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以忘我的工作精神履职尽责,以时代的责任担当践行初心,让每一个案件当事人都能感受到司法的温暖与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