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身边,一直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他们没有闪光耀眼的名字,却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他们没有华丽动人的外表,却有着一颗颗真诚善良的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他们一直以来的信仰,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坚持公平正义是他们一以贯之的目标,忠诚履职、担当实干是他们的持久以来的自我要求,他们以崇高的法治信仰、深厚的为民情怀、忘我的奉献精神,努力谱写了一曲曲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壮美乐章;他们凭着一步步实现目标的坚强毅力、朴实无华的言行,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他们,就是人民法官。
近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新闻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联合拍摄的六集专题片《正义之星》在CCTV-12《天网》栏目时段播放。赵鑫、周春梅、王小莉、范红海……18位英模法官的故事,让我们共同经历了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引发了我们学先进、争先进、当先进的强烈共鸣。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虽然其中几名同志如赵鑫、周春梅的事迹,我也从报纸、电视、广播等听到、看过很多遍。可是每一次聆听,我仍会被他们感动、仍会有新的收获。他们如群星般璀璨,燃亮正义的天空。从他们身上,我们不难感受到一位人民法官应有的政治本色和担当精神,我们要在各自工作中以英模为榜样,努力向法官英模们看齐,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在平凡中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勤勉敬业、严谨认真、甘于奉献、司法为民、服务群众,以亲民、为民、便民、利民的实际行动,努力赢得老百姓的认可与信任。
我们要坚守好法治信仰。用11年的坚守守护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的赵鑫;从右手大部分功能丧失的残疾人成长到一名人民法院的法官再到优秀法官、自强模范的王小莉;“春梅纵是侠骨香,不受尘埃半点侵”的拥有女侠梦的周春梅……他们用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他们作为法官的人民信仰,用毕生精力探求的公平正义,用时刻向上的心态挺起的法治脊梁。“不记得加了多少班,也不记得多少个周末是在办公室度过。也曾在夜深人静时迷茫,也曾在成堆的卷宗中崩溃,也曾被疲惫劳累压弯了腰。但我从未后悔成为一名法官,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一次又一次咬牙坚持下来,只为了心中的天平,只为了笑容可以在化解矛盾纠纷时绽放……” 这是魏晶晶同志生前述职报告的一段原话。我们要学习英模法官们坚守初心、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把对党的绝对忠诚,对法治的坚定信仰,对人民群众利益的守护,体现在对法治建设和对司法工作的奉献上来,坚决拒绝人情干扰、金钱诱惑和暴力威胁,始终恪守司法良知,坚守公平正义,矢志不渝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
我们要坚定地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守从零开始创建我国第一个环保法庭的罗光黔;连续端坐18天,每天庭审8小时的范红海;执正义之利剑、荡平黑恶势力、涤清社会风气的杨军……从他们身上我们不难深刻体会到,唯有服务大局,才能让法律的力量真正地庇护人民的利益;唯有服务大局,才能让法治前行的步伐更加坚定,更加踏实;唯有服务大局,才能让法律在具备理性力量的同时具备人性的温度。疫情防控期间,为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王小莉法官通过网上庭审的模式开庭审理一起涉案金额达194.9万美元的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案;参与编写《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法治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行动的十条意见》《公民、法人、行政机关疫情防控精粹法律知识十五讲》《复工企业疫情防控涉企民事法律问题三十问》等指导性文件,并在江苏省法院范围内率先对涉外商事合同受疫情影响如何正确适用“不可抗力”等问题作出法律提示,积极探索在线审执模式,升级服务方式,进一步落实司法维稳主体责任,为重大工作开展做好法律解读,有效助力社会经济发展。法官不能做一个不假思索、按图索骥的裁判者,而要做一个“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案施策,努力解决现实问题的实干家。要让司法真正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法官的大局意识不可少,作为法官,我们必须要立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立足于时代的要求,努力找准服务保障的结合点、切入点,进一步强化法律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的审判理念,让司法更接地气,努力确保司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我们要从实从细根植好为民情怀。用温情化解家事纠纷的“双语法官”的吕仙华;背篼背着国徽和卷宗,翻山越岭走村入户的郭兴利;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团结、和谐、稳定与发展,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的彭鑫亮……他们是接地气的法官,把人民法院的司法为民举措深深地融入到了百姓的心里。“我始终觉得,法官的一言一行都是代表法律的尊严、正义的声音。老百姓走进法庭,其实就是遇到了过不去的坎、解不开的难。”“案结是个逗号,事了是个分号,人和才是完美的句号。”27年来,全国办案标兵、全国优秀法官亓民川始终扎根基层一线,至今每年经他审结的案件都在200件以上。我们要学习英模法官们真挚的为民情怀,学习他们胸怀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精神,无论案情简单与否,都不能简单地对案件下结论,要设身处地为群众考虑,要以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坚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用心用情用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我们要做好改革创新。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致的邹碧华;全力倾注司法人文关怀理念,突破传统的审判模式,推出“圆桌法庭”“微信法庭“两种全新庭审模式的周淑琴;摸索出“三个贯穿始终“工作法,可以覆盖案件审理的全过程的黄志丽;面对全球通信领域的审判难题,以国际视野和中国法律语境相融合进行司法裁判的肖海棠;通过对互联网侵权案案例的裁定探索出多项互联网审判的判定标准和规则的沙丽;见证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制飞速发展的姜颖……毋庸置疑,他们都是业界翘楚,是对法律专业知识有着深刻理解、对法律适用方法能够娴熟运用的法官;他们面对矛盾纠纷错综复杂的矛盾纠纷,更能及时调整思维模式,以更通透的眼光、更宽广的胸怀、更明确的职业价值目标,不断在实际工作中摸索总结经验,锐意改革,推陈出新,独创审判工作方法,让法律有力度,更有温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淋漓尽致地推进法治理想实现。新时代赋予了人民法官担负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使命,我们要以英模法官为榜样,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在做好执法办案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搞好判例研究,不断更新司法理念,总结审判经验教训,丰富工作方法,持续提高审判业务水平,同时善于通过审判与执行活动发现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全局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出一些法律上的建议,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经济决策提供参考;对于进入诉讼程序的一些案件,要以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试点为契机,依法尽量简化程序,缩短审限,快审快结,要以切实行动支持改革、拥护改革、投身改革,推动将司法改革进行到底。
时代呼唤英雄,英雄光耀时代。榜样的力量催人奋进,英模法官其实也是凡人,他们是与我们一起并肩作战、一起守护公平正义、一起践行司法为民的“好榜样”。对标英模,我们既要找准差距,更要从英模用平凡书写不平凡的精神特质中汲取营养、激发争作英模的强大动能,以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为契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努力做一名让党和人民放心、满意的新时代好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