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我为群众办实事 | 诉前调解化干戈 案结事了达共识

发布时间:2021-04-30 10:39:41


    “谢谢调解员老师,真是费心了。”这样感谢的话语几乎每天都会从调解室里传来。为了促进矛盾纠纷的实质化解,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管城法院大力推行诉调对接机制,在诉讼前端快速分流化解适宜调解的纠纷,从司法便民入手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

    2021年4月,作为两家服饰店经营者的裴某来到管城法院,将一直同其有服装供货买卖往来的许某诉至法庭。立案庭工作人员根据繁简分流工作要求、考虑起诉金额不大、案情简单,将案件分流至诉前调解团队。

    调解员刘庆录收到案件后第一时间联系原、被告,了解事情经过,但被告许某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无法联系。刘庆录在与裴某沟通后得知,双方多年来一直有买卖往来,关系不错,但今年年初许某却突然不按时交付货款,裴某多次催收未果,便将其诉至法庭。一周之后,刘庆录终于联系到了许某,经过耐心的沟通之后,许某说出了实情,原来,许某现阶段资金紧张,一直想还钱,与裴某继续维持买卖往来,但是却有心无力。将双方矛盾捋清后,刘庆录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终裴某同意许某分期偿还货款。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许某当庭支付4000元,称之后一定按照调解协议约定的还款计划如约还钱。随后,双方共同申请了司法确认,矛盾纠纷得到化解。

    调解员刘庆录说:“作为基层调解员,矛盾纠纷得到妥善解决,双方当事人皆大欢喜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好肯定。”诉前调解团队自成立以来,在诉讼服务中心副主任杨绿水的带领下每年化解矛盾纠纷2000余起,有效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管城法院始终高度重视诉前调解工作,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积极构建诉前调解格局,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逐渐形成了非诉与诉讼有机衔接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真正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正、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