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勤勉敬业谱华章

——记郑州市“十大杰出青年”王季

  发布时间:2004-06-11 09:58:19



    在知识产权审判岗位上,他先后主审和参与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近200余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近6亿元;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勤奋工作、无私奉献,精心审理好每一起案件,做到了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实体处理适当,社会效果良好;他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两次;1999年度被评为“全省人民满意的好法官”,2000年被评为郑州市第二届“优秀青年卫士”,2001年被评为郑州市第一届“十大杰出卫士”并荣获郑州市“五一”劳动奖章,2002年被评为郑州市职业道德“十优”先进个人,2003年被评为郑州市十大杰出青年。他就是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王季。

                                     心系群众  公正司法

    用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文化武装头脑,是加强法官职业道德修养,做一名人民群众满意的法官的基础工程。在法院系统开展的“一教育三整顿”活动中,王季联系自己多年审判工作的实际,以《修身奉法,躬行实践,努力做人民满意的法官》为题,在中院机关及几个基层法院“一教育三整顿”全体干警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在“查摆”阶段,他敢于较真,勇于解剖自己,并实事求是地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在工作中狠抓落实。在工作上,他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在办案中把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热情地接待、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到他那里打官司的当事人。

    2001年10月,王季担任审判长审理的山东省淄博通用电器研究所诉南阳川光电器厂专利侵权纠纷一案时,立案庭提前一个多月通知的开庭时间正赶上郑州举办糖酒会,交通和住宿都异常紧张。提前一天赶到郑州的双方当事人费尽周折也找不到住处,而且开庭当日院里安排上午召开重要会议,不允许缺席。这种情况下,王季本来可以简单地另行安排开庭时间,让他们下次再来,或者让当事人住在开封、洛阳等地,等第二天院里开完会后下午再开庭。但考虑到两方外地当事人确实晚上在郑州找不到住处,到外地住一夜或者下次再来郑州开庭都会增加当事人的负担,且双方当事人都同意提前一天在下午开庭,好让他们当天晚上就能赶回去。当时已经是下班时间,王季征得当事人和合议庭同意后,当天下午6点30分开始主持开庭,一直进行到晚上10点钟庭审才结束,双方当事人得以连夜返程。临走前他们感慨地说:“像这样切实考虑我们当事人具体利益的法官,我们实在是太感动了!”

    为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不单纯为办案而办案,王季从大局出发,办案中坚持审理活动和判决结果是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繁荣和发展先进文化,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工作。郑州伊联实业有限公司诉河南省第五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建设工程质量纠纷和河南第五建筑安装工程公司诉郑州伊联实业有限公司建设工程合同欠款纠纷两案,都是牵涉到民族问题,因当事人到处告状,到使案件无法进行,原承办人回避后院领导交由王季承办。双方矛盾极深,多次发生冲突,且多次找市里及院领导上访,处理起来难度极大。在这种情况下,王季没有一句怨言,也没有向领导和组织提任何条件,而是在各级领导支持下,抓紧时间埋下头来研究案情,做到胸有成竹;不怕危险,伏下身去到当事人中做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厌其烦地向有关部门请示、汇报,求得理解支持,使案件得以按法律程序平稳进行。

                                          爱岗敬业   尽职尽责

    2000年7月,郑州中院进行的审判长选任中,王季以综合考评第一名的成绩,被选任为第一批常任审判长之一。上任伊始,他就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和责任的重大。为了当好审判长,不辜负领导和同志的信任,他按照《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和有关审判长选任的文件,给自己正确定位。无论是自己承办的还是合议庭其他同志承办的案件都一视同仁,依法开庭、合议,特别是评议案件时总是让年轻的同志先发言,避免其受审判长意见的影响。遇到有不同意见,总是认真听取别人对案件的看法,耐心向别的同志解释自己意见的事实和法律依据。

    作为在合议庭中年龄较大的审判员,王季总是以身作则,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起到表率作用。为了多办案,快办案,提高司法效率,他在工作时间上千方百计地挤,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经常是白天忙于开庭审理案件,晚上伏案赶写法律文书,星期天和节假日也很少休息。外出办案,他也是以最快的速度办完公务后即刻返程。心中想的是尽快回去处理下一个案件。

    长期的案头工作,使他两年前就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犯病时疼痛难忍。医生嘱咐他不能长时间坐,不能太累,最好是住院治病一段时间。可他却舍不下工作,怕影响及时结案。于是,就买来一个磁疗器放在办公椅上,办工作边自己治疗,从未因此影响过任何工作。

    为确保程序公正,向庭审要效率,王季坚持庭前阅卷,无论是自己合议庭哪一个审判员承办的案件,他都要在开庭前阅读卷宗材料,并与承办人一起讨论研究是否需要庭前开预备庭,案件诉讼主体是否存在问题,并在开庭前基本上归纳出双方争议的焦点问题,以避免庭审中作为审判长对案情一无所知,抓不住庭审调查的重点,影响庭审的效果。在庭审中遇到需要合议庭谨慎对待的程序问题时,总是及时作出休庭合议的决定,组织合议庭成员认真评议,以保证庭审程序的公正。庭审后,凡是双方当事人没有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或请求法院调取证据,合议庭认为事实清楚的案件,他都及时组织合议庭进行评议,形成多数意见后,及时当庭宣判,极大地提高了审判的效率。在审理原告石聚彬诉被告郑州帅龙食品有限公司专利侵权纠纷6个案件时,依法将6案合并进行审理,并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当庭对6案进行了宣判。当事人在宣判后,当天即全部拿到了判决书。由于充分发挥了庭审功能,调动了每一个合议庭成员的积极性,结案速度明显提高。

    严格把关,敢于负责,才能确保案件质量。审判长制度实行后,绝大部分案件由审判长签发,王季严把质量关,慎用手中的签发权,不让有任何问题的法律文书从自己这里过关。2002年担任副庭长以来他所签发的300多个案件,至今无一错案,无一被发还重审,无一被当事人投诉。

    在法律规定不够完善时,敢于适用法理原则,运用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去实现个案公正。2001年年初,王季在审理两起专利侵权纠纷案时,根据庭审查明的事实,王季与合议庭其他同志经过反复研究,按照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的精神,创造性地用被告侵权产品的数量乘以原告专利产品的利润,作为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依法及时作出了判决,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最新司法解释中,最高人民法院在其中第二十条明确规定了这种损失计算方法。

    在积极进行法律文书改革的尝试中,王季积极借鉴兄弟法院和国外的一些判决中好的做法,在自己和合议庭其他同志审理的案件的法律文书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主要是增强判决书的说理性,力求在每一个法律文书中认证过程详尽,说理全面、逻辑性强,让当事人或公众从判决书中能够看清楚自己赢在何处,输在哪里。为此,由他所签发的合议庭的判决书4000字以上的每年都有好几篇,其中一个侵犯商业秘密权纠纷案的判决书近万字,光理由部分就有5页之多,为今后法院文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勤学善思   与时俱进

    “一流的学者型法官”是现代法治国家对法官职业的基本要求,王季对自身发展目标的定位。无论工作再忙,每天他到少挤出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学习。除了研读各种法律、法规、法学著作外,他还坚持学习英语并广泛阅读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书籍,不断补充新知识,扩大知识面,以适应“入世”对法官素质的要求。

根据庭里的分工,王季所在的合议庭重点审理知识产权案件。面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各种新类型案件层出不穷,没有现成审判经验可供借鉴的严峻局面,他克服了案件多、工作忙、资料少等困难,采取多种方式学习知识产权方面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有关司法解释。还利用多种途径尽可能搜集研究外地法院关于知识产权审判方面的案例和经验,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几年来,王季带领合议庭先后成功地审结著名跨国公司—美国纳幕乐杜邦公司诉河南通力达科技公司专利侵权案、河南思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诉青岛澳柯玛电子仪器有限公司侵犯商标专用权管辖权异议案、河南农业大学诉河南农科院种业有限公司侵犯植物新品种权案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知识产权案件,结案总数二百余件。他成功审理的涉外专利侵权案和侵犯植物新品种权案在全省均属首例,开创了全省审理此类案件的先河,其中他在担任审判长审理的美国杜邦公司诉河南通力达公司发明专利侵权纠纷一案时,经过庭前认真充分的准备,在庭审查明案件事实后,及时合议,当庭进行了宣判,判决通力达公司专利侵权成立并按定额赔偿杜邦公司损失30万元。作为全省首例涉外专利侵权案,此案从立案到宣判不到50天时间。事后,美国杜邦公司总部专门委托律师对王季及其合议庭表示了感谢。他们对中国法院的公正高效以及为保护知识产权所作出的努力表示由衷的敬佩。

    在做好审判工作的同时,王季还结合研究学习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办案中的体会,积极开展调研工作。其参与撰写的《关于郑州市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调查报告》被省高级法院《调查与研究》刊发。他还撰写了《郑州中院涉外案件审理情况分析》和几篇案例分析,并已报送最高法院有关部门。2001年11月20日,他还应河南省司法厅的邀请,走上讲台,在律师培训班上以《知识产权审判中的几个疑难法律问题》为题,给省会几百名律师进行了一天的专题讲座。王季渊博的知识、精彩的案例讲解受到了与会领导和广大律师的好评。

    深厚的理论基础,长期的审判经验积累,敏锐的洞察力,使其在审理案件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然而,他始终认为学无止境。在业务繁忙、家庭负担重的情况下,2003年他经过3年的苦读顺利获得郑州大学法律硕士学位。

                                      严于律已  清正廉洁

    在日常生活中王季严谨自律,自觉抵制“灯红酒绿”的种种诱惑,在喧嚣的商品社会中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他对朋友以诚相待,却从未向任何人介绍过律师、从不对未决定案件进和评论。对案件当事人热情服务,态度和蔼,然而,却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对亲友熟人为当事人说情的,王季却向来认法不留情,始终坚持送礼不要,请吃不到,真正做到了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2001年10月份,一位当事人托王 季的一位熟人送给他一部高档手机,并买好了吉利号码和充值卡,请他务必收下,王季及时将此事向庭里进行了汇报,并把礼品交到了院纪检组。象这样事例还很多,多数是王季同志当即就拒收或退还的,几年来他共拒收各种礼品、礼金共计5万余元。

    王季始终照着自立的规矩办:不义之财一分不要,不义之物一点不沾。坚持不为金钱所驱,不为名利所惑,不为酒色所诱,不为人情所动,不为权势所迫,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一个共产党员,一个人民法官廉洁无私,一尘不染的良好形象,2004年初命名为“郑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责编/小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