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郑州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企业打官司更便捷

发布时间:2021-02-01 08:59:03


    2020年,郑州两级法院五类合同案件(买卖合同、金融借款合同、融资租赁合同、委托合同、承揽合同)审得越来越快了,一审服判息诉率越来越高了,受理各种举报、投诉越来越少了。28日,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郑州法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保障“六稳六保”工作情况。

    涉及这5类合同纠纷,法院将单独管理

    郑州中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王季介绍,为了创新审判管理体制,郑州两级法院针对营商环境评价执行合同指标中涉五类合同(买卖合同、金融借款合同、融资租赁合同、委托合同、承揽合同)案件,单独管理,采取6项措施,着力提升执行合同指标。2020年,两级法院五类合同案件平均审理天数46.42天,同比减少11.22天;法定审限内结案率95.41%,同比上升1.15个百分点。一审服判息诉率91.27%,同比上升1.83个百分点。

    具体是哪6项措施呢?王季介绍,这6项措施包括坚持月结案计划制度,将全年工作任务按月科学分配,任务完成情况按周通报,均衡收结案,实现案件良性循环;推行电脑随机分案,压缩分案时间,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压缩办案时限,加大速裁程序适用力度;建立双向问题清单制度;坚持开展“四评查”工作;完善审委会工作细则,充分发挥专业法官会议的智库作用,集体“会诊”重大疑难案件,加强类案指导,统一裁判尺度。

    大力支持律师参与执行,签发调查令4950份

    王季通报,截至目前,56件涉企执行难案件、19件涉党政机关拖欠民营企业债务案件均全部执行完毕。在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中,涉五类合同案件首执案件结案平均用时81.55天,全省第1名,较全省平均值压缩13.17天,有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实质性提升。

    其中,郑州法院强化执行工作举措,继续推行律师调查令制度,大力支持律师参与执行,为律师签发调查令4950份;积极尝试“预处罚”执行举措,向拒不履行生效裁判的被执行人下达“预处罚通知书”,责令其限期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启动“罚款+拘留”处罚模式。

    此外,严厉打击拒执犯罪。积极探索打击拒执犯罪长效机制,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的协作配合,协调市公安局成立郑东分局拒执大队,依法严厉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行为。全市法院通过公诉和自诉形式,追究拒执犯罪100案103人。

    郑州中院及14个基层法院全部建立府院联动机制

    此外,郑州两级法院将破产审判置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大局中谋划和开展,充分发挥破产审判救治功能,采取“破产不停产”的模式,通过重整、和解等方式拯救陷入经营困境的破产企业。全年,郑州两级法院共审结破产案件137件,案均审理周期为452.6天,同比减少540.5天。

    其中,建立府院联动机制,构建破产事务多方联动平台。建立由市政府牵头,市司法局为具体破产事务部门的府院联席机制,构建破产事务多方联动平台,解决职工社保、资产处置、税务优惠、税务注销、信用修复、援助资金等疑难问题。目前,郑州中院及14个基层法院全部建立府院联动机制。

    建立执转破长效机制,源头治理破产案件难。建立执转破长效机制,明确各个法院每月应当移送审结的破产案件数量,并对移送案件的条件、程序提出具体要求,将符合条件的案件及时导入破产程序,从源头上解决了破产案件因资产债务不清晰、职工不稳定、查封冻结难解除等引起的难以审理问题。今年共受理执转破案件113件,涉及执行案件2710件,审结73件,化解执行案件964件。

来源:人民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