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一站式多元解纷 | 一年化解纠纷三百件,这个调解员不简单

发布时间:2020-05-28 09:00:28


“张老师,我听朋友说您调解的又快又好,专门来找您的!”在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化调解中心,张女士对特邀调解员张宗兴这样说。如今,像张女士这样通过诉前调解寻求矛盾化解之道的群众不在少数。而高效、便捷的诉前调解离不开像张宗兴老师这样默默付出的调解员。 

 张宗兴,2018年底成为中原区法院的一名特邀调解员,任职以来收到委派调解案件582件,成功化解308件。他说,做调解工作,为的是公平正义、社会和谐,能为此出一份力,他觉得很自豪。 

法与情的融合,弘扬传统美德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委派到调解中心的案件,相当一部分是家事纠纷,“化解这类纠纷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坚持法律的原则上,以法理服人,以情理打动人!”张宗兴说。 

96岁雷奶奶的赡养问题就是张宗兴老师成功化解的一起家事纠纷。雷奶奶有一子一女,孙子、外孙子也都成家立业。由于老伴儿去世多年,雷奶奶体弱多病,没有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女儿大英(化名)照顾生活起居。儿子大宗(化名)居住在洛阳,一直没有看护过老人。为此,雷奶奶起诉至法院,要求儿子履行赡养义务并每月支付6000元赡养费。 

“老人和子女一旦对簿公堂,亲情就会受到挑战,为了维系亲情,我们会尽最大努力进行调解。”张宗兴说。 沟通中,张宗兴了解到,2019年4月,雷奶奶的女儿大英乘坐公交车时不慎摔伤,造成大腿骨严重骨折,无法照顾雷奶奶。期间,雷奶奶暂时由儿子大宗接走照顾,然而刚住了半个月,大宗又将雷奶奶送了回来,此后便不闻不问。提及此事,女儿大英又伤心又气愤。 

为了尽快解开雷奶奶一家的心结,张宗兴多次电话联系其儿子大宗,但得到的答复却是赡养费过高,无力支付。此后,张宗兴又多次电话沟通,向其释明有关赡养义务的法律规定,之后又挑选了“中国孝史故事”中的几则故事讲给他听。“父母为子女操劳了半辈子,作为子女,不应该让他们老有所依吗?你也是个父亲,换位思考,如果你的子女也这样对你,你心里是何感受?”“家和万事兴,你也不希望将来留遗憾吧!”调解员的几番话说到了大宗的心坎儿,他委托自己的儿子小杰代表自己到法院协商此事。经过几次沟通,一家人终于达成调解协议,雷奶奶依旧跟着女儿大英一起生活,儿子大宗每月支付3000元赡养费,日后如果产生医疗费,由双方共同承担。 

结案后,儿子大宗主动联系了调解员,“张老师,感谢您的良苦用心,帮助我们一家找回亲情,我们姐弟俩一定照顾好我母亲!” 

问题圆满解决,大英告诉张宗兴,“我的母亲非常开心,弟弟现在也非常孝顺,还时不时地来看望母亲,一家人变得非常和气。” 

“充电”+“备课”,妥善处理邻里纠纷   “别看我调解的多是家长里短的小事,可每句话都得有法律依据。作为法院的特邀调解员,肚里必须要有‘墨水’!”在调解室里经常可以看到张宗兴老师戴着老花镜埋头苦读、边读边记的情形,这可能就是他常说的“不打无准备之仗”。 

对于每一起纠纷的调解,他都认真负责,在每次调解之前他都做足功课——搜一搜同类型案件的生效判决,找一找相关的法律规定。“只有更好地学习掌握法律法规,了解同类型案件的裁判依据,才能在调解时说到点子上,更高效地化解矛盾纠纷。”某小区的狗咬人伤人事件就是他用这种办法化解成功的。

2019年9月的一天,刘女士带着6岁的儿子小俊(化名)在小区楼下玩耍时,小俊被李大爷家的阿拉斯加犬咬伤,经医院诊断,小俊头部、面部、右耳、腮腺不同程度受伤,需手术治疗。在住院治疗期间,李大爷儿子李某支付了所有治疗费用。但就后续治疗费用,双方协商无果。刘女士作为小俊的法定代理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李大爷支付后续治疗费用。 

根据纠纷的情况,该案被委派到张宗兴处进行诉前调解。接到案件后,张宗兴先是查阅了相关法律法规,并搜集了大量案例。随后,他又到小区进行了走访,询问当天事情的经过。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张宗兴才联系了李大爷。 

得知自己被起诉到了法院,李大爷一肚子怨气,“前期我儿子跟着去医院忙前忙后,已经付了28000元,孩子家长没看好孩子,出了事她也有责任!”张宗兴一方面安抚李大爷的情绪,一方面向他释法,同时还拿出同类型案例帮李大爷分析。经过一番释法明理,李大爷表示,其实他也不是要推卸责任,就是刘女士的主张一变再变,一直在提高,他觉得没法沟通。 

经过一番沟通,双方终于同意坐下来好好协商。几轮协商下来,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李大爷在3个月内分两次向刘女士支付3.2万元,赔偿事宜就此了结。 

临走时,张宗兴对李大爷说,“老哥呀,以后咱遛狗可一定得牵绳啊,你回去也宣传宣传,文明养狗,人人有责!”“你这话在理,一定一定!”李大爷说。 

疫情期间,微信调解巧结案   “疫情当口大家更应该互相体谅,以后说不定还有机会合作,和气生财嘛!”今年3月,张宗兴通过微信调解成功化解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 

2015年3月,许先生从郭先生处购进棕刚玉微粉55吨,货款共计203150元,经过结算,剩余2.65万元货款许先生一直未付。今年年初,多次催要无果后,郭先生诉至法院,要求许先生支付拖欠货款。为了节约诉讼成本,郭先生同意进行诉前调解。 

张宗兴接到委派调解任务后,及时与远在广东的许先生取得联系,进行电话调解。由于临近过年,时间紧张,调解没有成功。年后受疫情影响,张宗兴继续通过电话、微信开展调解,经过多次沟通,双方初步形成调解意见。为最终确定调解协议,张宗兴特意组建了一个微信群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最终,考虑到疫情期间许先生也存在经营困难的情况,郭先生同意许先生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在2个月内将2.5万元货款支付完毕。案件纠纷得到圆满化解。 

“张老师托您的福,我和老许又开始合作了,疫情期间大家都不容易,多亏了您我们才能解燃眉之急!”郭先生高兴地说。事后,郭先生还专门将一面印着“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两袖清风公平正义”的锦旗送给张宗兴表达感谢。 \

人们都说:“调解工作不好干,说起来琐碎,做起来麻烦,听起来心烦。”但张宗兴却不这么认为,他说,每天早出晚归虽说累点,但成功化解纠纷就会有满满的成就感,当看到挂满墙壁的锦旗,深感自豪的同时也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 

“我常想,只要身体允许,我一定努力做好调解工作。我最大的愿望是有一天我彻底‘失业’了,社会上不再需要调解员,家家户户都能和谐相处,再没有矛盾纠纷!”张宗兴说。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