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2019,我们伟大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70个年头。70载筚路蓝缕,70载艰苦奋斗,70载风雨兼程,70载沧桑巨变!70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接续奋斗,将一个贫穷落后、百废待兴的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之林,不断走向复兴、繁荣。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值此万民欢腾、普天同庆之际,作为一名几近而立之年的基层法院工作人员,回首这些年的人生经历和工作经历,我也想在此写下自己的感想,说出自己对伟大祖国的祝福。
1990年,我出生在河南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家里世代务农,父亲兄弟姐妹共有6人。从我记事起,脚上穿的是奶奶纳的千层底,身上穿的是姑姑织的毛衣,肩上斜背的,是妈妈缝制的布书包。那时候,村里的“育红班”只是一间又破又矮的小屋子。课桌是一块长木板,两端用几块砖头支撑着,一张课桌可以坐一排人。就是这块木板桌,送走了一年又一年的“花朵”,到了我们这一年,它早已变得又黑又亮又光滑,竟是已经被包浆了!班里只有木板课桌,凳子需要自带。我的小凳子是家里长辈手工扎成的,底下写着的是爷爷的名字。每天,我都要背着它,往返好几里路去上学。那时候家里面最珍贵的,是一台黑白电视机,调台是用钳子夹着拧的,还时不时的需要用手拍打几下才能清晰显像。家里的交通工具,是一辆带横梁的大自行车,也并不崭新。还有一辆木头做的架子车,用来拉粮食。家里喝水是到村里的水塔里去拉,装到架子车上的大油桶里,一桶几毛钱。我记得,那时我不过5、6岁。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也吹到了我们这个小农村里,吹到了我们父辈这些世代务农的农民心中。父亲和兄弟姐妹们放下手中的农活,外出闯荡,数年时光转瞬即逝,家里的生活境况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虽远称不上富裕殷实,但却也吃穿不愁,小康幸福。这时候,环顾四周,原来,别人家、村里、镇里、市里、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早已旧貌换了新颜。
从老家的旧瓦房,到市里的电梯房;从带梁的脚蹬车,到漂亮的小轿车;从千层底粗布衣,到商务休闲运动装;从崎岖坑洼羊肠道,到平坦广阔柏油路;从过年吃顿肉饺子,到少油少盐养生茶;从三轮摩托小票车,到大巴飞机复兴号;从电视影碟收音机,到电脑WiFi iPad……有太多事物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不见,又有层出不穷的新事物走进我们的生活中,社会变得太多太多,太快太快!回首往昔,消失的是贫穷、落后,走来的是繁荣、幸福!
再看看我自己,从当年那个背着小马扎的“育红班”学童,一路进城出省,经历了小学、中学、大学,现如今已工作6年,娶妻生子,即将迈入而立之年。一路走来,更感祖国发展之繁荣、强盛、伟大!进入法院工作前,我对法院工作的认知就是“审判案件”四字,除此无他,甚至我都不知道本市法院的地址在哪里。之后,我从基层派驻法庭的书记员,到政治部宣传工作人员,几年的工作下来,我对法院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对法院工作的要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总目标和根本宗旨。司法公正、司法为民,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这些年,我们牢记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奉献,提升诉讼服务,公正高效审判,铁腕执行惩赖,推进法治事业。窥一斑而见全豹,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从自身工作见闻经历推至全国,推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对祖国的沧桑巨变、繁荣昌盛,对实现伟大复兴伟大梦想有了更深的认识。正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广大党员干部的为民服务,有全国人民的不懈奋斗,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国富民强,有了今天的繁荣盛世,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有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心和底气!历沧桑巨变,逢70华诞,在此,我衷心地向伟大祖国献上自己的美好祝愿:祝祖国生日快乐,愿中华盛世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