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下午,郑州中院2019年度第七期破产法实务沙龙——债务人的债权清收问题专题研讨会在郑州召开。会议围绕沙龙主题各抒己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来自郑州中院、河南省社科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机构、破产管理人等共60余位破产业务领域的法官、专家及管理人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郑州中院清算与破产审判庭法官邢彦堂主持。
主题发言阶段,来自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破产清算事务所的十一位参会人员分别结合自身实务经验,从债务人债权清收中债权的性质、特点、形成原因,债权清收的难点、债权清收的模式,债权清收的路径,债权清收工作的个别奖励以及通报措施的实践应用,债权清收工作与管理人勤勉尽责义务的关系,债权清收的制度创新问题等诸多角度分享了观点和建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宏伟、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李志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法务总监华伟作为对话嘉宾,对发言人的主题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就债权清收热点、难点问题从实务、理论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郑州中院研究室副主任欧阳梅就案例研究对破产案件的指导和联系进行了讲解,清算与破产审判庭庭长高志强对此次沙龙进行了总结。
本期沙龙大家认为,债务人债权的清收问题是破产实务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债权清收的成果关系到能否增加债务人的可分配财产从而通过提高清偿率来实现债权人利益最大化。但是由于债务人账实不符,原始凭证不全、债务人相关人员不配合、时效存在问题、清收成本过大等原因,导致债务人债权回收率偏低,希望管理人能够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在办理破产案件中,加大对清收工作人力物力的投入,创新债权清收制度,提高债权回收率,进而提升营商环境评价中办理破产指标的成绩。同时大家一致认为需要以沙龙为平台,发现问题、交流经验,引导思考、碰撞观点,努力构建破产法律职业共同体。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破产实务呈常态化发展趋势,各类热点、难点问题层出不穷。郑州中院每月一期的“破产法实务沙龙”,旨在围绕这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持续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探讨,为党委政府、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公司企业、律师事务所等单位提供合理化建议,为破产实务第一线的法官、专家、学者、破产从业人员搭建沟通交流的桥梁,助力优化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