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新郑法院巡回法庭进乡村 普法“零距离”

  发布时间:2018-04-03 15:11:51




    “现在休庭!”法槌敲响后庭审结束,所有在场的村民们一拥而上,纷纷对这起赡养案件发表意见,也有跟法官王晓燕咨询其它法律问题的。3月28日,在河南新郑薛店镇,新郑法院薛店中心法庭庭长王晓燕将一起赡养案件开到了村里。“法庭”就设在了该村的文化大舞台,庄严的国徽被郑重地摆在舞台墙壁的正中间,几张桌子拼在一起,凑成了临时“法台”,再搭上一条简易的“巡回法庭”条幅,左右两边各摆一套原被告桌椅,“临时法庭”搭建不到半个小时,就有近百名村民围到现场观看庭审。

    据了解,原告张某、李某(化名)夫妻共有三子两女,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病症的增多,照顾二老的吃穿住行和生病就医逐渐让子女之间的矛盾增多,特别是近年来的新农村改造,拆迁补助等老人财产的划分让子女之间矛盾不断升级,村里几次调解未成,最终伤心的二老一气之下将五名子女告上了法院。

    承办该案的法官王晓燕在了解了案子的具体情况后决定结合当前赡养案件增多的情况,采取巡回法庭的方式,将庭审现场搬到张某的家门口,将“法庭”设到村上,希望通过审理一案,达到教育一片的效果。

    “这样的案子,就该搬到村里来审,给那些不孝顺的人敲敲警钟......”,活动现场,不少群众深有感触的说。“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讲法律条文他们听得没意思,但是像这样近距离观看发生在身边的官司,他们可上心了。因为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都有可能相关。通过组织巡回法庭进乡村,我们可以达到审理一起案件,教育一大片群众的目的。”法官王晓燕讲到。

    巡回法庭活动的开展是新郑法院落实司法为民、司法便民,积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政策的一项具体举措。把巡回法庭搬进乡村,变“坐堂问案”为“送法上门”,让普法宣传、教育更近群众,更接地气,能够让百姓“零距离”接触法制教育,同时也能彰显人民法院对群众的司法关怀。

责任编辑:郑州法院网编辑 赵心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