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我的法官梦 我们的法治梦

  发布时间:2017-12-22 15:22:04


    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我和大家一样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长达三万多字,历时三个半小时之久的报告,而我比大家更加兴奋的是,这一天刚好也是我的生日,我仿佛收到生日礼物一般惊喜,并牢牢记住了报告中和我密切相关的三个词语,“青年”、“法治”、“中国梦”,今天,我就和大家讲一讲,一个年轻人的法官梦。

    这还得从我上大学说起,由最初的报考志愿到四年的努力学习,都是为了实现我的法官梦,而我那时的梦想,更多的是期待一份看起来体面的工作和在庄严神圣的审判法庭感受职业尊荣,然而四年前,当我大学毕业真正进入法院工作,却发现现实并不乐观,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当事人的种种不理解以及那份并不丰厚的收入,让我一度怀疑过自己的选择,但是身边的他们却让我坚定了脚步,也让我真正理解,选择做一名法官,不是选择了名利和光鲜,而是选择了责任与奉献。

    就说我的王庭长吧,一名55岁的老法官,他1985年进入法院,先后在经济庭、民事庭、审监庭工作,自2007年担任行政庭庭长以来,几乎一直作为唯一的审判员承担着行政审判的工作,基于行政诉讼案件的特殊性,既要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监督和促进政府依法行政,还要维护好社会的和谐稳定,案件的协调处理工作便显得尤为重要,加之行政诉讼案件异地管辖的要求,因而我看到的他,除了开庭,不是在电话沟通协调,就是在面对面接待当事人,也许因为有着丰富的民事案件调解经验和教师的职业经历,庭长的说法更能够被当事人接受,就在今年有一个企业退休的退伍军人因漏算军龄导致养老金少发的案件,庭长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通过核实信息、反复沟通和法律释明,促使被告在诉讼中改变了行政行为,为原告重新计算并补发了养老金等补贴,原告最终撤回了起诉,并一再表示感谢,而庭长却连其想要送张锦旗的要求也拒绝了,虽然他已经55岁,却仍然奋战在审判一线,默默无闻,尽职尽责,用一名行政法官特有的法律技巧和政治智慧,促使当事人增进理解,钝化矛盾。作为一名普通而平凡的人民法官,他没有声名显赫的地位,没有值得炫耀的财富,但确拥有一颗对审判事业忠诚而执着的赤子之心,这就是一名法官的初心与坚守。

    不仅是王庭长,从立案庭、民一庭、审监庭、诉讼服务中心一直到现在的行政庭,一路走来,我的每一位领导和同事,我认识的每一位法官,都教会我很多,他们有的耐心细致,有的才华横溢,有的勇于担当,有的甘于奉献,但每一个他们,都用责任心、专业性和使命感诠释着法官这个词的含义,也让我明白,法官的职业尊荣感,不是来自法袍的庄严,而是来自于内心的法律信仰和司法为民的社会关怀。是他们给了我榜样的力量,而党的十九大更让我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司法体制改革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法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新时代更是赋予了我们法院人新的使命。为此,我们更要敢于做梦,因为我们每一个法院人的梦想,都在助力着我们国家法治强国梦的实现,而每一位青年干警为梦想的生动实践,都在为新时代的法院增添新气象,我们不仅要坚定不移地守护正义,更要不断学习新本领,适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我的梦想,就是成为这样一名有作为的新一代青年法官,用法律捍卫公平,用青春点缀时代,用正直定义人生。

    这就是我梦想,我的法官梦,我的中国梦,我的法治梦想,我的青春梦想,是我小小的梦想,也是大大的梦想,我愿为此不懈奋斗,那么在座的各位呢?可以听听您的梦想么?

责任编辑:郑州法院网编辑 赵心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