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以火热之心服务大众--登封法院调解员郑多项

  发布时间:2017-11-09 12:37:20


    郑多项老师退休前是一名中学教师,退休后经老干部局推荐到登封法院封调禹顺调解中心做人民调解员,她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即使没有任何报酬我也愿意在登封法院做一名调解员,每次只要调解成功一起案件,我就打心眼里高兴,这种愉悦感是任何报酬都给不了的,所以我愿意在人民调解员这个岗位上发光发热,奉献自己!”

    或许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大家在叫“郑老师”时更多了一分敬佩。

    前几天我收到了郑老师的信息,她在工作中的真实案例......

    短信里郑老师说:“今天上午我达成了一起协议,累而高兴!这个案子达成共识很不容易。

    因为,原被告是堂兄弟。弟告哥,哥不依,哥批弟,太小气。弟生气,哥无理,哥有车,嫂有房,一家人,喜洋洋,欠弟账,还不上。弟无耐,上公堂。谁有理,咱评上。兄有电话接不上,被告感觉很无望。调解员脸无光,小短信咱用上。动之情晓之理,回电铃开始响,被告讲,来调解。原告脸,露喜光,调解员,起笔忙。达协议,诉终畅,兄弟和谐终有望”

    郑老师发给当事人的短信原版是这样的:

    “王小强同志你好!我是登封市人民法院诉调中心的调解员,我姓郑。关于你借你弟弟王小磊钱一事,你弟弟说实在无耐,因为一个王字分不开。但是,自已经济实在困难,每月还要替你给别人付利息。至此,诉至法院调解中心,希望能从简而不伤和气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小强,受人劝吃饱饭,我建议你先到咱法院调解中心,给你弟打个还款计划。如何还,我们一起商量,可分期分批,一次还多少,我们商量而定。这样不伤和气,不失亲情。不然,上了法庭,就由不得自已做主了。这样,钱照还。情失尽,上法庭,失人气。哪轻哪重,请斟酌!”

    郑老师说更让我高兴的是,原告激动的当天下午就给我发了个感谢的短信,他说:“郑姨,我是王小磊,感谢您!从您接案到今天达成调解让您费心了,从见您第一面我就感觉很亲切,到咱法院封调禹顺调解中心通过调解不打官司,也是念在彼此间的兄弟情谊,您的建议和调解很到位,感谢郑姨!感谢咱法院封调禹顺调解中心!谢谢!”

    郑老师回复说:“谢谢你小磊!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责任编辑:郑州法院网编辑 赵心慈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