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过去和未来这几年

  发布时间:2017-10-27 12:28:00


    今年,是共产党建党九十六周年,也是我入党的第六个年头,进入管城法院工作的第三个年头。

    还记得大学入党时的情形,对于法学专业学生而言,当时在大家的观念里入党是找工作甚至以后职业发展的硬性条件,所以全年级同学几乎无一例外的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也顺其自然地成为了一名党员。

    不知不觉,我已经有六年的党龄了。六年光阴,我读完了大学本科,拿到了研究生学位,和我的其他四位小伙伴们一起顶着高学历、高素养的“光环”来到了管城法院。轻松愉快的书记员时光一去不复返,在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的这段时间里,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穿越回了历史课本上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吃了上顿没下顿,刚报结了上一个案件,还来不及兴奋,就要开始发愁下一个结案从哪里来。每当这个时候,我会想起刚进单位时,听同事们说得那句玩笑话,别看他们几个现在笑得灿烂,总会有他们笑不出来的时候。面对着黑洞似的结案压力,我好像真的笑不出来了。

    直到前段时间,我调解了一个涉未成年人的侵权案件。本来,原告律师说要撤诉的,撤诉裁定书记员都已经盖完了章。可在被告的坚持下,我将撤诉裁定压在卷宗之下,又反复与原、被告单独沟通,在十二点半左右,原被告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我不禁向我的书记员吐槽,明明可以撤诉十分钟搞定的事,我干嘛这么元气大伤地浪费整整一上午在他们身上。刚上班三个月的书记员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她说,你不能这样想,从社会整体看,你又消灭了一个矛盾点,这个社会的和谐与公平又多了一些,你一上午的功夫是有价值的。被告在领完调解书后,说,王法官,你很不错。

    书记员和被告的话提醒了我,作为一名刚刚踏上法官职业道路的新手,怎么能让自己像机器一样,单纯地陷入结案的漩涡中不能自拔呢?作为一名拥有六年党龄的党员,自己的言行对当事人的影响、对社会矛盾的化解难道不比结案数、结案率来得更实在,更有意义吗?

    现在的我,当初入党的功利之心早已蜕去,对入党的意义的认识也逐渐从模糊变得清晰。可以肯定,未来几年,我依然会前行在法官职业的道路上。法官真的是个好神圣、好沉重、好有挑战性的行当,可为了那句“你很不错”,为了工作背后的价值,我将怀揣着对法官职业、对党员身份的敬畏,以勇敢的心、灿烂的微笑直面前路的荆棘,像今天的演讲主题一样,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郑州法院网编辑 禄亚楠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