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有诗:“挺挺花卉中,竹有节而啬花,梅有花而啬叶,菊有叶而啬香,唯兰独并有之。”国人爱兰,自古有之。我国古代官衔有“九品十八级”之分,古人以物喻人,也将兰分为“九品十八级”。古人爱兰,把好的文章称为“兰章”,把情深意厚的好友称为“兰友”、“兰宜”,把芳香高雅的居室称为“兰室”,可见兰花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和价值非同一般。
兰有形、香、神、韵四绝,美而脱俗,纤而不弱,卓而不骄,逊而不俗,可谓是无姿不景,无态不美。
兰叶蕴含正气,花朵摒弃浮华,立叶的傲然兀立,凛然遒劲,气势贯穿始终,如文天祥,君子之立于世,胸怀“生当做人杰”之气节。
斜叶的参差交错如国画的布局,疏而不露,密而不荒,形态柔而不媚,茂盛迷离,如诗仙李白,君子之性情,飘逸如仙,纯粹执着。
宽叶的质地如革,碧中含墨,浓郁厚重,充满了宽容刚劲的性情,如周恩来总理,君子之理于事,至情至真,卓尔不群。
细叶的葳蕤清雅,草姿柔韧,像溪流一样温婉细腻,如圣人孔子,君子之功于书,认真而执着,风度绰约,儒雅堪怜。
兰花的清而不浊,幽而不冽,清雅怡人,清香远溢,不娇、不艳、不妖、不争、不语、不媚、不显、不露,谦谦如君子,凛凛不可犯,如屈原,坦荡无私,胸怀四海,包容博大。
人当若兰,温婉谦和,从容含蓄,将内涵美、品性美、神韵美结合于一身,宁静处但见幽韵飘然,娴静中唯觉暗香隐约。
人当若兰,少年之时如兰花初长,春兰乍放,花朵娇嫩,香气浓郁醇正,远溢持久,恰如“兰为王者香,芳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故少年之时当勤于功书,少而立志,常怀感恩之态度,常思世事之艰辛,此为兰之无人自芳,素雅纯洁之性情。
青年之时如兰花含蕊,碧丛捧蕾,又如夏兰新开,叶绿花繁,香气袭人,恰如“两峰夹兰竹,幽香在空谷。何必世人知,相知有樵牧。”故青年之时当不为困难所屈服,不为顺达而轻浅,此为兰之葳蕤茂盛,柔韧不骄,荣而不媚之品格。
中年之时如兰花繁盛,清香浓美,也如秋兰初绽,幽雅沉静,不畏寒暑,恰如“尘世多争经纬事,山中只爱鹭莺啼。玉丛犹似佳人指,淡守芳心远俗泥。”故中年之时当学会修炼优雅,优雅如兰花的香气一般随着铅华洗尽而变得格外幽远、芬芳,此为兰虚怀若谷,荣辱不惊,清静无为之情操。
老年之时如兰花守岁,脉络清晰,也如寒兰之盛开,花朵艳丽耀目,香淡味醇。恰如“对弈竹篱东,举子踌躇弄。苦释残棋正自愁,偶觉幽香送。细品又无踪,碧叶随风动。素手丛间淡摇红,胜负归尘梦。”故老年之时当懂得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凡懂得忘记,懂得收藏的人,给人留下的永远都是怀念,这便是兰淡泊世事,康寿并臻之格调。
人当若兰,作为一名人民法官,更当如幽兰独芳,无论在空谷僻野,或是山涧溪边,亦或是静室楼阁之上,都自有自己的气节,不为更改,不为变迁,若兰之气清,清则久远,更当以兰为品,兰香弥漫,兰韵横溢,兰情酣畅,兰心清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