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式开展审判执行业务以来,郑州航空港实验区法院依托四个着力点,创新四项工作机制,着力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全力为航空港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日前,该院党支部被郑州市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支部,该院被航空港实验区党工委表彰为平安建设暨信访稳定工作先进单位。
一是找准基本点,创新审判运行机制。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为重点,从全市两级法院公选9名业务经验丰富的法官,招聘派遣制书记员32人,与原有的资深法官(含院长、副院长)、18名事业编制法官助理实行优化组合,按照主审法官、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1+1+X+Y”模式组成6个审判团队和执行局,全面承担起立案、审判、执行工作任务。由主审法官直接签发法律文书,对于承办案件的质量、效率、效果终身负责,真正做到“权责统一”。
二是抓住关键点,创新审判管理机制。精简内设机构,将全院总人数的15%分配到司法政务办公室等4个综合部门,承担为审判执行工作提供全面服务和保障的任务。审管办定期组织召开专业法官会议,每月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建立审判运行态势分析,实现对法官办案情况的“日通报、周点评、月总结、季考核”。对法官每季度开展一次外部评价,对全部个案设立廉政监督卡,确保了审判工作质效。在今年上半年全市基层法院结案情况通报中,该院的结案率名列前茅。
三是突出结合点,创新服务大局机制。制订《推进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竞争力工作专案》,向最高法院申报涉外诉讼、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为辖区富士康集团等重点企业开展个性化法律服务,提供法律咨询21次。结合典型案件公开审理,开展以案说法、以案释法6次。在绿地会展城、中国移动河南数据中心等4个重大项目建设中,派出由院长、副院长担任的首席服务官,建立首席服务台账,通过实地走访、微信和QQ反馈等形式,积极推动项目进展、化解矛盾纠纷。目前,绿地会展城和中国移动河南数据中心项目均已进入开工建设阶段。
四是夯实切入点,创新队伍培育机制。建立“一对一”帮扶模式,实行以老带新,在业务上进行“传、帮、带”,实现干警优势互补。以航空港区法治大讲堂为平台,邀请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专家教授围绕航空港区建设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先后开展国际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案件培训2次。围绕知识产权案件开展专题研讨1次。组织法官赴北京、上海、江苏等涉外事务较多地区法院学习交流20余人次,不断提升法官的实务操作能力,提升队伍整体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