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开眼界了,俺可是第一回见这么大的阵势,法官说哩真好。”7月14日上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来到崔庄村设立巡回法庭,公开审理王某夫妇要求与养子解除收养关系、某村委会不当得利案。一大早,得知消息的周边群众蜂拥而至。这是该院顺应司法改革,组建审判团队后首次巡回开庭。
耳目一新的法庭
上午9时许,伴随着一声清脆法槌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正式开庭,国徽高悬,标有“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字眼的大红横幅格外显眼。
简易的审判台上,分别坐着审判员、法官助理、书记员。“我们的庭审是按照司法改革后的模式,采用审判团队的方式进行,我审理的案件,我将终身负责。”主审法官赵世英庭前介绍说。根据分工,主审法官负责该团队的任务分工、工作指导,主持庭前会议、诉讼调解,制作、审核裁判文书,签发调解、撤诉案件法律文书等,对案件的审判程序,确认事实和裁判结果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而法官助理在法官的督导下工作,协助法官进行法律研究,起草法律文书以及其他与案件准备和案件管理有关的工作。
“以后法院审案的速度就快多了,咱遇到个啥事可以直接跟下判决书的法官面对面交流了。这样好!”崔庄村民杨粪撮说。
与众不同的庭审
“请双方当事人到庭。”随着法官的话音,法警依次将原被告双方带到指定位置。随着庭审的进行,一场亲情的裂痕逐渐出现。
原告王某和妻子吴某都是90多岁的老人,被告王某某与两人系养父母关系。原告在起诉书中称,二人含辛茹苦将王某某养大,并娶妻生子。儿子婚后,一直与父母分家另过。现在两位老人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被告却不尽赡养义务。2013年10月20日,原告王某与村委会签订了征迁安置协议及补充协议。后来,在未经老人同意的情况下,王某某将钱领走。老人要求与儿子解除收养关系,将要求村委会和王某某返回房屋安置款等不当得利。
“《婚姻法》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对拒不履行者,可以通过诉讼解决,情节恶劣构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拆迁补偿是指拆迁人对被拆除房屋的所有人,依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给予的补偿。拆迁补偿的方式,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可以实行房屋产权调换,还可以选择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相结合的补偿方式。
……
与以往庭审庭审内容相比,此次巡回法庭在审理过程中,结合当地征地拆迁安置过程中出现的涉法问题和现象,当庭开展普法宣传,把与当地群众最贴近的法律知识贯穿整个庭审过程。
“我们就是要通过一案,达到教育一片的效果。”
让老百姓享受司改红利
“不孝顺父母就该挨打!”
“你不了解情况瞎说啥?”
在庭审质证时,一名旁听的群众突然站起来,指着被告王某某的鼻子骂,王某某的爱人和子女也从旁听席上冲了过来,双方冲到一起,一场打斗一触即发。现场法警立即上前制止,法官赵世英直接上前,对被告王某某说:“父母没生你,但养了你吧?一家人闹到现在,连村里人都看不上了,你就没啥想法?”
王某某站起来冲妻儿吼了一嗓子,法庭立即平静下来,重新进入庭审的轨道。
庭审持续到13时许,由于双方均同意调解,法庭没有当场宣判。
“我们司法改革的目的,就是让老百姓享受到最大的红利。”在了解这次巡回法庭送法下乡的经过后,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人民法院院长刘宏建说。
据了解,在传统的审判模式下,主审法官在庭审后,要将结果上报庭长,庭长上报主管副院长,对于复杂疑难案件,要通过审委会研究。法官开完庭还要层层上报,判决书要层层审批,不仅审案的法官说了不算,而且造成效率低下。作为新成立的法院,该院严格按照司法改革要求,在全院不再设审判庭,而是改为10个审判团队,由主审法官带领审判团队负责全部案件审判,赋予法官独立完整的审判权。院领导除必要的行政工作外,全部参与各审判团队。通过改革,该院进一步弱化行政职能,让法官回归本位,让老百姓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