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夜色中的法官加班故事

  发布时间:2016-07-12 13:25:11


    在郑州惠济区人民法院,有这样一群法官,

    他们 “5+1”“白加黑”,放弃休息  毫无怨言;

    他们常常赶不上饭点、全天连轴转;

    他们,为了心中的公平正义心甘情愿地默默付出与奉献。

    他们,也是蛮拼的!

    让我们,一同为他们点个赞!

    在万家灯火辉煌之时,法官加班加点都在忙些啥?让我们通过三个镜头来看看。

    镜头一:法官加班讨论  只为保质保量办案件

    “感觉用这条不是很合适,让我查下最新的司法解释,看看是咋说的……”

    时钟已经指向了晚上八点,惠济法院四楼一间办公室内依然灯火通明,两名法官还在电脑前热烈地讨论着。

    原来,第二天要送达一份家庭暴力人身保护令,这是自3月1日我国《反家暴法》实施以来,郑州市惠济区人民法院发出的第一张“人身保护令”。

    为了确保案件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准确无误,让案件经得起考验,主审法官、古荥法庭庭长张海燕和同事一起反复研讨案情、查找资料、斟酌文书用词,“新型案件很容易被用来造新闻,表述必须严谨,以免对法院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她说。

    “裁定如下:禁止孟某对王女士实施殴打等家庭暴力;禁止孟某骚扰王女士及儿子;孟某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迁出王女士的住所。”逐字逐句核对完整份文书后,已是深夜,而她却露出了微笑。“这下心里踏实多了。”张法官说。

    镜头二:法官夜间送达  只为当事人方便

    “家里有人吗?在不在……我们是惠济法院的,来给你们送开庭的传票。”7月9日晚,惠济法院韩燕法官在晚上敲响了当事人的家门。

    由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不少当事人都在工厂、企业、公司等务工,白天很少回家。法官们多次白天来到小区或者村镇,都无法找到当事人,为了能够及时将案件材料送达到位,法官们决定加班加点,趁着夜色上门送达。

    终于敲开当事人的家门后,韩法官才得知,由于两名被告已于去年离婚,其中一名已经搬出了户籍地,查找其现居住地成了一个难题。而另一名被告则是情绪激动,不停地把法官往外赶。

    “你别激动,先坐下,慢慢说说你的意见,我们仔细听。”韩法官开导着这名被告。而经过再三劝说,他仍拒绝接收应诉通知书及开庭传票等材料。无奈之下,韩法官只能向该名被告留置送达。

    “明天再联系一下,看看另一名被告搬到哪里住了。”离开被告家后,韩法官说。

    镜头三:法官凌晨突击执行  只为债权人权益早实现

     “没想到你们这么早,这真是不让我睡安稳觉的节奏啊!”被执行人李某对着说明来意后的法院执行干警说道。

    凌晨四点,许多人还在睡梦中时,惠济法院执行局8名干警早已整装集结,兵分两路来到了郑州市惠济区信基调味品城和金水区丰产路,对还在熟睡当中的包含李某在内的数名“老赖”进行了突击执行。

    执行法官们白天数次上门,均未找到被执行人李某。在此次凌晨4点钟的突击执行活动中,执行法官们终于找到了李某,并将李某姐弟俩司法拘留,有效维护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街道上往来着饭后散步的人们,广场上大爷大妈们也开始了舞动。此时此刻,也许没有人注意到这栋隐在夜色中的法院楼。那里,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或是一起讨论案件,或是埋首在高高的卷宗里阅读材料,或是敲打着键盘写判决书,或是刚敲开当事人的家门,完成一次艰难的送达……这些挑灯夜战的加班加点办案的惠济法院法官们,正在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大量的心血,书写着公平正义的辉煌答卷!

责任编辑:郑州法院网编辑 刘花瑞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