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平凡中的美丽

巩义市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员——尚玉栓

  发布时间:2004-05-10 09:24:08



    在“诗圣”杜甫的故乡,有一位外表看似平凡,但却赫赫有名的女法官,她就是河南省巩义市人民法院民一庭审判员——尚玉栓。

    尚玉栓,女,36岁,中共党员,三级法官。她在法院工作十四年来,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一永恒的主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投入到民事审判工作第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公正执法、心系百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法官“司法为民”的神圣职责,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法官的亮丽风采。自1991年3月从事审判工作以来,经过她刻苦钻研,奋力拼搏,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千余起,连续七年结案超百起,为法院的审判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连年多次被巩义市人民法院、巩义市政法委授予“先进工作者”、“办案能手”、“政法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3年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个人二等功”一次。

                                       扎根基层——尽职责

    1990年5月,尚玉栓同志经过社会招考,层层选拔,以优异的成绩踏入法院的大门。她怀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对审判事业的执着追求,积极要求到条件艰苦的基层法庭锻炼自己,先后在北山口法庭和城区法庭工作,一干就是十二个春夏秋冬。基层法庭民事案件繁多,办案人员缺少,一个案件从发应诉、传唤当事人、调查取证、开庭审理,到拟定和送达法律文书、以及装订卷宗等一系列工作都要由法官单独完成。她作为一名女同志,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是不言而喻的,但她从不向组织和院领导提困难、讲条件。1997年院领导出于对她工作的肯定和关心,考虑到她上有老下有小,几处奔波极不方便,要把她调回法院机关,却被她婉言谢绝。她说:只有困难才能锻炼人、只有基层才能磨练人、提高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随着法治社会的发展、完善和健全,她认为作为一名法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情操,还要具备精湛娴熟全面的法律专业知识。于是她就利用业余时间,自我加压,发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学以致用,努力使自己成为专家型、学者型法官。十四年来,尚玉栓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那种“扎根基层、以庭为家”的精神,已成为广大干警学习的榜样。

                                     心系百姓——解民忧

    作为一名长年从事民事审判工作的基层法官,工作面向农村、面向农民,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她以一颗无私奉献之心,处处为民着想,忧民所忧,急民所急。常说:“作为一名法官,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要对得起人民和自己的良心。”2003年5月的一天上午,她正在起草一份法律文书,突然感到腰部钻心般的疼痛,两腿无力,双手发麻,被送往医院做CT检查,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右部椎管狭窄,而且情况特别严重,建议她尽快住院治疗。而此时正值“非典”疫情在全国肆虐,她刚刚受理了一起巩义市大黄冶村民委员会诉郑州中林苗木公司苗木种植合同一案,如果住院治疗,这起案件势必要延期审理,将给大黄冶村全体村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损失会不断扩大,可能影响社会稳定。想到这些,她断然放弃住院治疗,克服身体不适和非典传染的威胁,带病坚持工作,抓紧时间发应诉、调查取证,加班加点两个月时间顺利结案,赢得了大黄冶村村民的赞誉和好评。她受理了一起孟州市汤某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面对外地人打官司的众多不便和当事人焦灼的眼神和期待,立案当天他她就将应诉发给当事人,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用最短的时间依法判决,使汤某倍感激动地说:“你真是人民的好法官!”十四年来,她审理的案件千余起,没有一起发回重审或被改判,没有一起超审限案件。

                                  忠孝难全——心愧疚

     尚玉栓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求真务实、司法为民”的工作原则,在处理事业与家庭的关系时,她总是以事业为重。由于她常年在基层工作,家务事无暇料理,只能由爱人独自承担,小孩不便照顾,只能由年迈体弱的父母帮忙照看。孩子上幼儿园,她接送的次数屈指可数,全靠其爱人趁上下班时接送。作为一个妻子,她深感愧疚;作为一名法官,她才略感一丝宽慰。2000年5月,她的父亲被确诊为直肠癌,这对她来说犹如晴天霹雳。父亲因病住院手术,作为父亲唯一的女儿,面对亲情,面对工作,经过权衡她选择了后者。只有在工作之余的中午和晚上抽空去看望父亲,后来她父亲因病去世。至今每当想起去世的父亲时,她总是情不自禁的潸然泪下。她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作为女儿,没有尽到义务;但作为法官,对得起自己的职责和良心。在父亲离去之后的日子里,她更是加倍的努力工作,要用成绩来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这一年,她没有因父亲住院而耽误工作,仍然结案超百起,她虽然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越是困难越勇往直前,从不向命运低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一切。

                                 清正廉洁——美名扬

    法官是正义的象征,公平的化身,良知的守护神。尚玉栓同志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刻牢记、执行中政委“四条禁令”、最高法院“法院干警八不准”,她严格要求自己,克己奉公,清正廉洁,自觉杜绝办理“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确保公正执法,不断增强抵御外界各种干扰的意识和能力,摆正情与法的关系,树立法律至上的信念。她常说道:要做一名法官,首先应学会做人,要做怎样的人,清正廉洁、两袖清风是我做人的基本准则。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被当地百姓亲切的称为:“人民的保护神”。十多年来,她始终坚持“金钱面前不动摇,原则问题无私心”。拒绝吃请送礼百余次,从不利用法官的特殊身份出入各种宴会、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以实际行动塑造了人民法官的良好形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就是一名普通而平凡的人民法官,她没有声名显赫的地位,没有值得炫耀的财富,但却有着一颗对审判事业忠诚而执着的赤子之心,真正体现着人民法官“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崇高境界。

    责编/小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