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人民法官讲规矩之路径探析

发布时间:2015-10-28 16:01:22


    规矩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每个人都是在规与矩所成形的范围内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五次全会讲话中指出:“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其他重要场合谈及党员干部要讲规矩,这是对包括法官在内的少数党员干部不讲政治规矩、法律规矩、廉政规矩和做人规矩等行为的一次严厉批评。笔者认为,法官作为特殊群体,必须认清当前讲规矩的形势,深刻认识讲规矩的必要性,明白法官规矩的内涵,并在执法办案中严守规矩。

    一、讲规矩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大力惩治不讲规矩党员干部的力度前所未有,成效也是史无前例。据统计,从2012年12月到2015年1月,中纪委网站上公布的被调查正厅级以上官员达218人。而在政法领域,因不讲规矩而落马的也大有人在。2014年,全国法院系统查处利用审判执行权违纪违法干警863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38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81人。

    让人担忧的是,尽管党中央以猛药去疴、壮士断腕的魄力持续、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目标仍然没有完全实现,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对反腐倡廉存有抵制、侥幸心理,在党的十八大后仍继续不讲规矩,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反腐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换句话说,也就是讲规矩的是十分必要的。以法院系统为例,有的同志身为法官,却理想信念缺失,在思想政治上信奉“马列主义对人,自由主义对己”;有的同志在组织生活中,信奉“自我批评摆情况,相互批评提希望”;有的同志放松世界观改造,盲目攀比,不以不干工作为耻,反以为荣;有的法官在审判执行中,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标准不高、自我要求不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同志自我约束不严,沉迷于声色犬马生活,对组织纪律置若罔闻,有的法官贪赃枉法,毫无底线,这些典型的不讲规矩行为值得警惕。

    二、法官要特别讲规矩

    法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但这道防线,由于少数法官司法作风不正、不实、不廉,违背了作为一名法官的规矩,在有些地方已经被攻破,导致司法不公、冤假错案偶有发生,其中以呼格吉勒图案、佘祥林案为代表的部分案件已经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对法官而言,要特别讲规矩,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讲规矩是政治方向“领航员”。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当前,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司法体制改革进程中,社会上有各种似是而非的议论,以期混淆视听,削弱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作为社会主义的法官,只有牢记党的政治规矩,才能引领自己牢牢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障人民法院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讲规矩是司法公正“生命线”。公正是司法的灵魂,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最期待的就是公正司法,最深恶痛绝的就是司法不公。在法治社会,法官代表国家居中裁决案件,化解矛盾纠纷,惩治违法犯罪,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维持社会安定有序。因此,公正应是法官天然的品质,但这种品质并不会天然形成,而是要受很多因素影响。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钱锋曾说,规矩、实在、理性应是法官的基本素质,其中规矩就是法律规定之规、法治精神之矩,是法官任何时候都不可僭越的底线。试想,一名法律信仰缺失、沉迷于声色犬马生活、经常与当事人私下接触的法官,又如何能保证会遵守忠于党、忠于人民和忠于法律的誓言?又如何会按照审判规矩去审好每一个案件?又如何能够保证其廉洁办案?司法公正又将从何谈起?

    讲规矩是人格尊严“护身符”。法官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守护者,古往今来备受尊敬。但作为个体的法官,其是否受人尊敬,直接取决于他办得每个案子是否真的体现了司法公正,甚至个别法官一个不公正的判决,直接影响公众对法官整个群体的印象。近年来,受媒体曝光极少数法官不讲规矩、有些法院发生冤假错案等因素影响,公众对法官的信任也逐渐降低,法官也切身感受到职业尊荣感有所下降。更有甚者,个别法官不讲规矩,在收受好处后滥用自由裁量权,胡乱判案而身陷囹圄,最终颜面扫地,人格尊严彻底丧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因此,法官只有紧紧握住讲规矩这个“护身符”,才能保住人格尊严,才能保自己“一生平安”。

    讲规矩是法官素养“保障器”。法官素养是法官天然公正品质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法官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百姓利益和性命安危,一案之误可能动累数人,一例之差可能贻害无穷。法官素养的构成,由政治素养、理论素养、廉洁素养等多个部分构成,德才兼备也历来是我们选拔、评价法官的重要依据。理论素养可以通过长期的学习,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不断得到提升;而衡量法官道德素质、政治素养、廉洁素养的标准,便是法官是否讲规矩。

    三、法官如何讲规矩

    规矩有很多,在具体实践中,法官该如何去讲规矩、该讲什么规矩?全体法官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笔者认为,法官讲规矩可归结为“忠诚、理性、干净、担当”八个字。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要有讲规矩的意识。随着社会发展变化,有些规矩也要跟着改变,比如我们的法律法规,隔段时间就要修正,但无论规矩怎么变,规矩的魂不会变,这个“魂”就是人们守规矩的意识,没了这个“魂”,规矩也就没有其存在的意义。

    首先,要对讲规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讲规矩并不是墨守成规、盲目守旧、死板一块,也不要认为讲规矩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我们鼓励在不违背政治规矩、法律规矩、廉洁规矩的前提下,在诉讼服务群众、审判调解方式、接受公众监督等方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摒弃那些陈规陋习。

    其次,要将讲规矩化为一种自我行动。法官要始终明白一个道理,不讲规矩对自己、对他人毫无益处,要将讲规矩视为对自己最好的一种保护方式,视为实现司法公正的“金钥匙”,实现从“要我讲规矩”到“我要讲规矩”的转变。

    要有讲规矩的勇气。法官的每一份判决书,事关各方利益,因此也成为当事人争相拉拢的对象。面对各种不讲规矩的行为,人民法官必须要有担当精神,不怕丢“官”帽、不怕被报复,敢于去拒绝。比如,对有些领导干部,为了个人利益干预个案办理,甚至以政府公文形式干扰法官办案,敢于依法办案;在审委会讨论重大案件时,不人云亦云、见风使舵,不唯领导是从,敢于独立发表意见;对当事人邀请吃饭、喝酒、娱乐或者给好处费等行为,要毫不犹豫拒绝,敢于得罪人;对有损司法公正的各种不良“潜规则”,要做到独善其身,敢于抵制、绝不盲从;对部分媒体铺天盖地报道未判决个案,要敢于从法律专业角度,对媒体审判说“不”。

    要明白规矩的内涵。人民法官应时刻明白自己必须恪守的规矩,并在审判活动中严格遵规守矩。笔者认为,政治规矩、审判规矩、廉洁规矩是每个法官必须牢记并遵守的。

    第一,必须讲政治规矩。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政治纪律是党内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就法官而言,最大的政治规矩是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宪法和法律;第二,必须讲审判规矩。法官审判工作也有规矩,审判规矩最根本的就是法官在执法办案中必须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第三,必须遵守廉洁规矩。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明确指示“坚决反对执法不公、司法腐败”。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人民法官重任在肩。古语云,民不畏我严而畏我不廉。人民法官只有在执法办案中坚持严格司法、公正司法和司法为民,懂规矩、守规矩,永葆清正廉洁的本色,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期盼。

责任编辑:郑州法院网编辑 刘花瑞    

文章出处:摘自《人民法院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