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杜绝年底不收案先破行政思维

发布时间:2015-10-14 14:44:03


    最高法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执法办案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杜绝年底前不收案、强迫撤诉、虚假报结等现象发生,用好简易、速裁程序,提高审判效率。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法院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基层法院,因为司法改革与经济转型发展等因素的叠加效应,收案数都出现大幅度的增长,案件的激增让一线法官审判执行压力加大。重压之下如何适应新的审判执行工作形势,已成为各级法院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如果继续沿袭年底不收案等做法来应对新形势,显然不符合立案登记、司法责任制等司法改革举措的基本精神,甚至会导致改革进程的停滞,让行政化的司法管理思维卷土重来。

    破除行政化的管理思维应是实现杜绝年底不收案现象的基本前提,将简单的指令命令式思维转变为精细的改革服务式思维,这就考验着法院领导的管理创新能力与驾驭复杂形势的能力。提高法官办案的效率与质量有很多方式方法,从一线法官的反映不难看出,书记员的不得力、过多的审判执行外事务以及激励制度不合理等都成为法官多办案、快办案的掣肘因素。

    如果掣肘法官办案的因素无法彻底根除,那么行政化的管理思维则会成为提升审判质效的唯一选择,当行政命令指标难以奏效或成效不显著之时,为追求高的结案率想尽办法少收案就会成为不得已而为之的手段。因此法院管理者要破解影响法官办案效率的因素,尊重司法的客观规律,避免行政化的思维影响审判执行权力的规范化运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年底不收案等违背审判执行规律现象的发生。

责任编辑:郑州法院网编辑 刘花瑞    

文章出处:摘自《河南法制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