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未来的河南会更加让世人刮目相看

——李克强总理河南考察纪行

发布时间:2015-09-28 17:21:34


    中秋时节,9月23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到了秋阳朗照、硕果累累的中原大地。

    作为曾在河南工作生活七年之久的老书记,李克强总理一直情牵中原热土、心系父老乡亲。他说,我以曾作为河南人民的一员而引以为荣,并将不断从我所体会到的河南人民的宝贵品格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他坦言,来到河南,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在万家团圆、农事丰收的乙未中秋到来之际,总理回家了!

    依然是风尘仆仆、昼夜兼程,谈改革、论发展,体民情、察民生,访故地、看变化,总理的脚步,深深印在中原大地;总理的情怀,深深留在人民心中。

    所到之处,满是惊喜。李克强总理深情地说,这是我到中央工作以后第三次回到河南,一路走来,深感中原大地又发生了巨大变化。更令我感到振奋的是,这里蕴藏着蓬勃的发展生机,发展动力在增强,发展后劲在增强,可以想象未来的河南会更加让世人刮目相看,给人们带来更大的惊喜。

    希望中原大地能够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土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繁荣在于人民创造力的发挥,如何更好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李克强总理非常关注。

    23日下午,河南考察首站,在洛阳矿山机械厂磨机工部,公司关于全员创新推动战略转型的介绍引起了李克强总理的极大兴趣。“你是说全员创新?所有工作人员都参加了?”“是的,公司是三个层面的创新。第一个是高技术的创新团队,现有16名首席技术专家,每个人都是所在领域的领军人物;第二个是国际化的创新团队;第三个就是企业的工人创客群。”

    张东亮“大工匠”工作室,坐落在磨机工部车间一角。李克强总理走进来时,大家正在为如何完成精度和平面度出谋划策。总理与他们一一握手,介绍到大工匠张东亮时,总理紧紧握着他的手欣喜地说,你就是我们的大工匠啊!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家都知道吧?”工作室的16名成员响亮回答:“知道!”      (下转02版)

    上接01版

    总理说,你们公司二十几个创新工作室带动了500人,影响了4000名生产一线工人,这就解决了大企业创新的问题。

    张东亮深有体会地说,可以说“双创”这一热词,比任何时候都更多激发着企业员工自身的创造力!

    24日下午,他来到了长葛众品公司,了解到这家公司从一家生猪屠宰加工企业起家,做起产业互联网,从生产企业转型为服务企业,上半年服务业同比增长30%时,总理指出,服务业发展潜力很大,众品公司运用大数据发展现代服务业,路子走对了。

    “我们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助于调整收入分配,创造社会公平,是为了让更多人富起来,让更多人实现人生价值,也让更多年轻人有更多上升空间。”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场微观层面的改革,让整个社会放开手脚、迸发活力。”

    “希望中原大地能够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土!”

    农业稳,百业安。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共和国的总理,深深牵挂着与中原这片土地共生共荣的农业、农村和农民。农业大省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李克强一直非常关注。

    24日上午,他来到了长葛市老城镇和平社区高标准粮田示范方。沿着雨后松软湿滑的小道,总理走进了一人多高的玉米地。四组村民们正在地头收割玉米,一望无际的“青纱帐”里,已经收割的金黄玉米穗满满地堆放在农用车里。“总理,可把您盼回来了!”一位农民上前紧紧握住总理的手,动情地说。总理剥开一穗玉米,一边询问品种,一边察看长势。总理说:“看这样,一亩地产量得突破1200斤吧!”村民张炳彦感叹说:“总理您真内行!去年这块地玉米亩产是1250斤,今年风调雨顺,又赶上好光景,只多不少。”

    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听着大家开心地讲述着农业生产发生的变化,李克强总理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李克强强调,农业稳,百业安。今年又是大丰收,这是经济稳中向好的重要表现。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各地情况不一样,规模经营要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形式。要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健康是生命的基础,是幸福的基础。生命是平等的,无论是职工、城镇居民还是农民,人人都应享有医保服务

    23日下午,李克强总理来到河南科技大学新区医院,考察大病保险的实施情况。在门诊窗口,李克强与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深入交流,了解改革前后大病报销比例变化,得知一名正在办理手续的患者12万多元的医疗费,职工医疗保险报销了6万元,大病保险报销了3.8万多元,自己花费也就2万多元,经济负担大大减轻时,李克强感到欣慰。他说,健康是生命的基础,是幸福的基础。生命是平等的,无论是职工、城镇居民还是农民,人人都应享有医保服务。大病医保顺应群众急需,不仅有利患者治病,也解除了许多家庭的后顾之忧。今年这项政策要在全国全面推开,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更好守护困难群众生命健康。他嘱托医务工作者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精心呵护、平等对待每一个病人,把爱心撒到每一个患者身上。

    河南是愿意作为、主动作为的地方,河南可以更多地为国家发展提供支撑力量,国家需要河南发挥更大作用

    李克强总理十分关心事关河南长远的大项目和新业态的发展。

    “郑州新郑机场二期工程T2航站楼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规模最大的单体工程,如果再加上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郑州新郑机场简直就是‘巨无霸’。”9月24日上午,在T2航站楼建设工地,总理面带微笑,边听边点头,他不住地环视着宏阔的工程场面,对这个呼之欲出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展现出的美好前景充满了期待。他叮嘱监理单位一定要确保工程质量,把项目建成标志性工程和百年工程,造福百姓。

    24日下午,李克强来到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得知通过改革和创新商业模式、政府监管方式,这里的跨境电商平台已集聚近500家企业,不仅跨境贸易逆势增长,带动了消费,也带火了仓储、物流等相关产业,李克强予以肯定。

    李克强总理指出,河南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跨境电子商务实实在在地在显示着中原腹地的重要力量,辐射周边、活跃全局所产生的价值远超过全省GDP总量。当前,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发展还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河南是愿意作为、主动作为的地方,河南可以更多地为国家发展提供支撑力量,国家需要河南发挥更大作用。希望下次回来时,河南会展现出更新的景象。

    郑东新区要为探索走出符合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创造经验。衷心祝福河南发展再上层楼、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作为郑东新区规划的倡导者与决策者,李克强总理对郑东新区有特殊感情。25日上午9时许,总理再次来到这片他描绘过、建设过的热土上。

    在2013年给河南方面的批示中,李克强希望河南“继续打造好郑东新区这个上亿人口大省推进城镇化的样本,为探索走出符合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创造经验”。

    眼前,是共59层、280米高的会展宾馆,这个郑州乃至河南的地标性建筑,被市民亲切地称作“大玉米”,象征着中原大地的五谷丰登。经过如意湖畔的木栈道,总理乘电梯登上了“大玉米”58层。

    李克强移步“大玉米”东侧,俯视,是曾获世界建筑师联盟年会“城市规划设计杰出奖”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平视,是CBD内、外环建筑群;远眺,是广阔的郑东新区,一座“值得被写入教科书”的国际新城已经崛起。

    波光粼粼的如意湖旁,总理和群众频频挥手、依依不舍。他衷心祝福河南发展再上层楼、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责任编辑:郑州法院网编辑 刘花瑞    

文章出处:摘自《河南法制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