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李克强来我省考察调研

大国总理握手“大工匠”

发布时间:2015-09-25 09:49:53


    阔别6年之后,9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回家”啦!中原第一站,他来到了洛阳。

    洛阳矿山机械厂聘请10位院士、15位行业领军人才,引领组建18个技术创新团队,并建立了劳模工作室、“大工匠”工作室和工人创客群体,直接参与者逾500人,带动4000多名一线工人成长成才,堪称大企业推动“双创”的鲜活样本。

    洛阳首站,总理选择了洛阳矿山机械厂。走进磨机工部车间,在“DVT1000”的数控立式车床前,得知操控车床的是一位名叫王建刚的首席员工,总理饶有兴致地与他进行交流。公司负责人任沁新告诉总理,自“首席员工”及“大工匠”等荣誉称号开始评选后,公司对这两项人才工程给予了资金、场地、课题、人员等方面的保障,使这里成了公司技术、工艺不断“创新”的萌发地。总理问王建刚,你们都知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吧?在你平时的工作中是怎么体现创新的?

    张东亮“大工匠”工作室,坐落在磨机工部车间的一角。下午一上班,16名团队成员就围坐在一起开会。李克强走进来时,大家正在为如何完成西门子轧机轴承座项目的精度和平面度出谋划策。总理与大家一一握手,介绍到“大工匠”张东亮时,总理紧紧握着他的手欣喜地说,你就是我们的“大工匠”啊!

    “你们是创客吗?”总理问。

    “我们不仅是创客,而且还是创客群。”张东亮回答。

    “你一个月的工资是多少?你们这些高精尖人才的待遇一定要提高!”

    李克强说,重大装备企业也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不是权益之计,而要有长远谋划。要创出成果、效益、品牌,也要创新机制和分配模式,走活“双创”这步棋。“双创”既是小微企业生存之路,又是大企业繁荣兴盛之道。希望工人、技术人员和社会创客群通过“互联网+”推动中国品牌、装备走向世界,展现竞争力,创出中国金字招牌。中国工艺还需要在“双创”上加把劲,希望你们不断通过双创取得更大进步。期望我们企业培养的“大工匠”更多成长为“大国工匠”。

    在洛阳考察期间,李克强说,洛阳是我们国家的老工业基地,在这里有很多支撑河南工业化发展的创新企业。一路上看到洛阳发生了很大变化,你们创造的业绩使我很受鼓舞。洛阳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也是有创新动力和能力的城市。相信洛阳在未来发展之中,一定会在河南起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郑州法院网编辑 刘花瑞    

文章出处:摘自《河南法制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