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此前的地方行活动,人大代表们纷纷表示对法院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切实体会到法官的真实工作状态和面临的实际困难,有利于代表有针对性地提出监督和支持人民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5月26日,在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视察浙江法院活动伊始时,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少平说,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和部署,最高人民法院将结合今年的工作重点,特别是针对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及刚实行的立案登记制,组织人大代表视察法院工作。
此次参加视察的15位全国人大代表分别来自北京、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解放军等7个代表团,用一周时间,对浙江省三级人民法院的工作情况展开全面了解。
■参观诉服中心—— “个性化服务很贴心”
5月27日上午,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儿科研究所研究员钱渊和全国人大代表、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彭长城拿起该院为来访人准备的《诉讼指南》及《非诉讼指南》手册读了起来。
萧山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集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于一体,主要功能是对外服务群众,对内服务审判,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渠道、一站式、综合性的诉讼服务。该院立案庭庭长虞玲艳介绍说,诉服中心每个窗口都有不同的受案范围,有民间借贷、知识产权及执行等,其中最忙碌的是开票、收费窗口。
“调解的结果是否具有法律效益?”在萧山区法院人民调解工作室,站在钥匙形状的桌子前,全国人大代表、空军预警学院预警情报系教授熊家军向工作人员询问道。
虞玲艳介绍,该院与萧山区司法局深度衔接,专门设立萧山区联合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人民调解受理窗口和人民调解工作室,并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
“诉讼服务中心从设置到人员分工都很细致,体现了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旬阳县棕溪镇王院村党支部书记陈分新评价说。
而让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林业工作站管理局正高级工程师何丽霞认为“细致”的,是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立案大厅。
“我们立案大厅共设有七个服务窗口,分别承担了导诉、材料收转、民商事一二审案件立案、行政案件立案、执行案件立案、交费退费、绿色通道等八大类功能,全面满足群众立案、导诉、收退费、材料收转、调解等各项需要,并全程提供一站式服务。”杭州中院立案庭副庭长夏强向代表们介绍说。
“他们的设置简洁明了,到这儿一看就能了解。” 何丽霞代表说,“就像银行一样,把来办不同业务的人分流到不同窗口,办事效率会更高。”
■旁听行政案件庭审——
“异地管辖制度是创新”
“这是我第一次到法院旁听庭审。”在德清县人民法院第13审判庭,休庭期间,熊家军代表对记者说。这是一起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德清法院副院长沈芳君任审判长。
“行政机关出庭应诉也是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更加重视该项制度,进一步贯彻法治意识,维护形象。”熊家军代表同时表示,合议庭法官对案件重点和核心问题都抓得很准,庭审程序规范,“看出了公平正义”。
同样是第一次旁听庭审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军区第四干休所政委曲海燕。“以前觉得庭审很神秘,今天了解了庭审过程,很受教育。”
曲海燕代表认为,德清法院的跨行政区划管辖行政案件工作很有必要,在促进依法行政的同时,也为公平公正审判创造了条件。
2014年5月,德清法院被指定为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法院,自2014年6月1日至今年5月25日,共受理行政案件196件,审结124件,其中判决被告败诉(包括撤销、确认违法和无效)41件。“其中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占开庭案件的60%以上。”德清法院院长赵震说。
“这是一种进步的制度,可以让政府在法治社会居安思危。”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海淀分公司副经理朱良玉在肯定的同时,也表示出担忧:信访可能会比较集中,法院、法官的压力会不会更大?
赵震表示,德清法院会继续研究新情况与新问题,做好探索和实践。
■走进基层法庭——
“调解机制好得很”
“人民调解员是怎么选出来的?”
“通过视频就可以指导调解?”
在诸暨市人民法院枫桥人民法庭,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姚建民向工作人员发问。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合阳县黑池镇南康村党支部书记雷温芳则一直在拍照,她说枫桥法庭的各种经验做法,特别是“三维度”诉调同向联调机制“好得很”,要把它们都带回去,借鉴到自己的工作中,也介绍给当地法院。
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玛依努尔·尼亚孜认为,枫桥法庭能把调解工作做到这种程度很不容易。“在新疆一些边远地区,调解工作没有这么规范。枫桥法庭积累了很多经验,有推广价值。”
“枫桥经验是老经验,而现在的制度经过优化,实行网格化管理,结合得很好。”姚建民代表说。
“我们提出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不是把枫桥法庭的做法直接搬出来,而是根据新形势下的社情民意,总结更加有效的工作经验。”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陈惠明表示,此次来视察的人大代表们来自全国各地、来自各行各业,可以更全面地提出意见,更好地促进法院改进工作。
在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姜山人民法庭,庭长周小鸥向代表们介绍了法庭工作情况。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总经理雍瑞生说,姜山法庭院内设置的法言法语展板,对干警和来访人都是一种教育;调解是在让百姓信服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有效缓解了案多人少的难题。
■了解文化建设——
“把‘说文解字’带回家”
“现在我们经过的是‘说文解字话法治’长廊。这里收集了法律文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12个关键字,采取字义溯源、中英对译、古籍经典应用等,通过‘版面杂志’的方式进行了专题介绍。”随着宁波市鄞州区法院工作人员的介绍,代表们走到长廊前,认真读着“说文解字”展板。何丽霞代表拿起一份书签大小的“说文解字话法治”卡片,“每个与法律相关的字都标注了解释,非常好,我要把它带回去。”
全国人大代表、海军总政治部原副主任李斌评价说,鄞州区法院文化建设做得好,体现在既有对中华历史文化,又有对法言法语的展示;有健身房,有阅览室,还有荣誉室等等,把文化建设形成了体系。
信息化时代的
“高端设计”
“震撼”一词在浙江行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全国人大代表、神华宁煤集团煤炭化学工业分公司研发中心主任罗春桃说,在浙江高院看过信息化成果演示后,感到浙江法院的信息化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他们实实在在地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多努力。”罗春桃代表说,“希望再多做一些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法院运用的这些现代化手段。”
彭长城代表说,浙江法院按照“互联网+”的思路,以信息化为支撑,把信息化贯穿到诉讼的全过程,在促进阳光司法的同时,也促进了普法的工作。
5月28日下午,人大代表一行走进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法院外的大屏幕上,正在直播一起外观专利知识产权案件的庭审。
基于新理念,宁波法院推广庭审现场直播。“直播案件的作用和表现是:有悬念、零隐秘、无时差。我们的庭审现场直播是一种零时差直播,做法受到周强院长的批示肯定。”宁波中院院长李泽明说。
“古话说,大道不畅,小道必猖。”在宁波中院信息集控中心,李泽明向人大代表们作司法公开工作相关介绍。
宁波中院信息集控中心,是信息化管理的中枢平台,可以实现庭审督查、执行指挥、视频会议、安保监控等各项信息化功能。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富璞岩认为,宁波中院的这些做法公开、透明、创新、超前。“司法公开能让百姓更多地了解法院,从而相信法院,有利于矛盾的化解。”
宁波中院副院长黄贤宏介绍说,近年来,该院的司法公开工作正在逐步实现六个转变:一是由零碎无序向标准化公开转变,二是由选择性公开向全方位公开转变,三是由宣传导向型公开向互动型公开转变,四是由信息型公开向服务型、功能型公开转变,五是由延时公开向零时差公开转变,六是由单一渠道向公开多元渠道转变。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原平市子干乡子干村党支部书记栗翠田说,感觉浙江法院司法公开工作“扑面而来”。宁波中院的司法拍卖工作让他印象深刻:“过程和结果都展示在群众面前,是非常大的改变。”
浙江法院2012年着手进行司法拍卖改革,借助淘宝网开展网络司法拍卖工作。在阿里巴巴集团,人大代表们听取了集团相关负责人所作的司法网拍介绍。代表们听得认真,还提出了一些相关问题。钱渊代表就信息安全提出了疑问。
钱渊代表对本报记者表示,通过网络进行司法拍卖,很方便,无论在何地都可以看到,都可以参与拍卖。
参加视察活动的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杨万明说,代表们提出的建议都很有针对性,会在总结后向院领导汇报,认真研究,落实的情况也会给代表们反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