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那年,我在农业路上栽桃树

  发布时间:2014-11-03 16:57:18


    在郑州农业路上的那次义务劳动,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可回忆起来,仍象发生在昨天。

    1985年秋,我从中牟一中考上了河南省司法学校。那时候,农业路几乎是郑州市区最北边的街道,比她还肯北的省司法学校(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就更偏僻了。早上跑操,出校门往北,过了省建筑设计院就到了菜农的庄稼地。课余散步,尽可饱览田园风光,觉得与在农村老家好像没什么两样。

    转眼到了下一年春天,一次学校开会组织到农业路参加义务劳动,说是政府规划农业路美化升级,要在两边花带栽上桃树。领导要求大家提高城市意识,挖好坑栽好树,树立司法学校的良好形象。之后同学们携带铁锨等劳动工具,按年级班级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新修好的农业路上,在分给的路段上按要求挖坑,然后栽树、浇水、埋土。师生们有说有笑,热情高涨,不长时间便完成了任务。

    过些日子,新栽的桃树发了新芽,有的还开了粉红的桃花。因为新栽的缘故,花不繁盛,没有《诗经》中“桃之夭夭”的气象。但我们漫步在农业路上,看着自己亲手栽种的桃树长叶开花,心生几许亲切,还有一点自足之感,觉得我们的汗水没有白费。第二年春天,可就不一样了。那牢稳活了一年的桃树,不仅比上年显得粗壮,花开得更是浓密鲜艳,一簇簇,一树树,生机无限。不久,桃花落尽,新桃长出,慢慢长大,钻出叶间,煞是好看,清早、傍晚,常吸引了无数的市民观赏。白天匆忙的行人,也不忘看上一眼,或留恋驻足片刻,欣赏一下。每当看到这景致儿,我就想到我的先贤,西晋著名美男子诗人潘安在河阳(今孟州市)县令任上,倡导百姓栽植桃梨,“春天一县花,夏天一县果”,被誉为“花县”的雅事典故来。可惜这年夏天,我毕业离开郑州,以后就很少与自己栽植浇灌的桃树桃花桃果亲近了。

    参加工作后,每到郑州出差办事,只要有机会,总想到母校和农业路一带看看,但不知啥时这路上的桃树换成了别的。后来几经改造,成了如今的样子。高楼大厦林立,路上车水马龙,城市的规模延伸到农业路以北很远的地方,让我到了故地不知今昔何昔,身在何处。但只要到了那里,爱看书买书的我,总要光顾农业路附近的三联书店、古籍书店、省新闻出版局楼下的特价书店等,省博物馆也是我多次光顾的地方。还有那个电影院,也留下了我和朋友的身影。总之,在郑州我总喜欢到农业路一带徜徉,仿佛像想寻找什么。其中一些细节,历历在目。我想:光顾这些地方,自然有我心性爱好的成份在,但我在那里学习生活过两年时光,留下了美好记忆,也许才是暗中吸引我不自觉到那里浏览的感情因素吧。

    我在农业路上栽桃树的情景,虽然过了二十多年,却还经常象过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浮现。

责任编辑:郑州法院网编辑 刘花瑞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