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书成癖。买书、读书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早在念初中时,我就在哥哥的影响下开始买书了。那年秋天,我以乡第一名的成绩升入县重点高中,报到那天,随行李带去的,就有我积累下来的几本课外书。县城书店的规模比公社里的大得多,好书也多得多,我第一次课余逛县新华书店,便喜得发狂,从此养成逛书店的习惯。我节衣缩食,不断的购买我喜爱的书:《唐诗三百首》、《宋词选》、《三国演义》、《红楼梦》、《史记》、《猎人笔记》……一买而不可收。不久,课桌抽屉里的空间便盛不下了。
于是,我就想要个书箱,可那时家里穷得连生计也难以维持,谨小慎微地给爸爸说了几回,都没有得到。爸爸是个木匠,这点小事竟无能为力,总是面带愧色,颇觉对儿子不住。
我只好另想办法了,就掏空了肥大的枕头里的棉絮,代之以书籍,开始,觉得枕书而眠怪摁的慌。但慢慢地,我竟习惯了书枕。有时晚上同学们爱热闹,影响入睡,我便随手从书枕中抽出书来看,看到困时便不知不觉睡去,且睡的香甜。以后凡遇难眠之夜,便从容抽出枕中书,在昏暗的灯光下美美地看着,尔后甜甜的进入梦乡。如今我索性把睡前看书作为引睡良方,并向同事推荐,颇得赞同。
枕中装书毕竟有限。不久,新添的书枕中又容不下了,不得不堆放于床头枕边。可时有爱书丢失,平添不少烦恼。于是又做起了书箱梦,只是想到父亲供应我们弟兄求学的艰辛,不好再向爸爸开口,只对妈妈说出了我强烈的欲望。
得到妈妈的指点,我到商店花两毛钱买了个旧烟纸箱,把书放里,竟有大半箱。可惜我睡相太坏,没有多久,放在脚头的纸书箱便被我蹬得不成样子。更伤心的是,不时有心爱的宝贝不翼而飞,我便愈发想有个安全耐用的木质书箱了。
那是高二的后学期,一天下午课外活动,我正在操场锻炼身体,同学李君说,家里有人来看我。匆匆回到寝室,见爸爸在我的床头坐着,不等我说话,他就说是给我送书箱来了。我一眼看见放在床上的木箱,做工精致,漆着橙黄的油漆,明亮可鉴;正面还配着几朵黄菊,栩栩如生。几位同学纷纷围着、欣赏、品评,大有羡慕之情。爸爸说油漆和配花是专门请了位高手师傅做的。我激动之至,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可心里确十分感激爸爸,感激他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我送来心爱之物,感激他对儿子学习的支持和关怀。
母亲后来对我说,为箱子的事爸爸难过了这两年,都是因为穷,力不从心。待到攒够了上好的木料,他整整一个通宵未合眼做成了这个木箱,心里才如还了一笔老债似地安静下来。呵,书箱,你不仅仅是一只普通的书箱,而是寄托了父亲望子成器的一颗心啊!因为得之不易,我才更加感到它的珍贵。在县城安家后,我特地把这个书箱搬到县城。直到今天,他的合页已经松动,颜色也显得苍老,但我仍然视如珍宝,舍不得扔,用作了工具箱。
心爱的书有了理想的栖息之所,我为他们高兴,也更多地去添买好书。高中毕业时,我已喂饱了这个大腹便便的书箱了。随后,书箱又在省城伴我度过了两年的求学时光,随着箱里书籍的增多和更新,我的知识也不断地丰富和更新,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这书箱里曾经装过我的恋人—今日的妻子的一封封情书,装过我的希望和憧憬。
参加工作后,自己有了工资,我便能自在地买书读书,读的多了,思的也多了,如鲠滞喉间,不吐不快,于是握笔试着写出来,有的还变成了铅字,更养成了我读书买书的习惯。如今,妻子嫁妆里的那套组合柜中的书架(这是结婚时妻子在我的授意下让家人专做的),早已被我的各类书籍摆满了。每当我的手指从那排排书脊上滑过或者翻阅着那散发出墨香的书页时;每当我读书有了新的感悟或者有新的文章见诸报端刊尾时,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学生时代,想起我曾经用过的书枕和书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