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听仓三乐说其先祖翰林事

  发布时间:2014-05-26 15:48:49


    十年前,我在报社时有意收集先贤资料轶事,搞点业余研究。一次与几位同事下乡采访,到仓寨村访仓翰林事迹。中牟仓氏,出过两个翰林:仓圣脉和仓景恬,其他的才子名士和县级(七品)以上官职者多以十数,是中牟少有的旺族和簪缨之家。因为仓景恬避光绪皇帝讳改名景愉,不知底里的说仓氏出了祖孙三翰林以致谬传至今。我在与仓姓父老闲谈中,指此谬误,还大不以为然,足见传说的力量不可低估。我打听仓氏家谱,他们说文革中烧毁了,可能某某老妇人知道底细,她是仓家媳妇,近百岁高龄,是 在仓寨的翰林近门,在邵岗乡小王庄村女儿家居住。我们寻踪找到小王庄,找到那位老妇人,虽已96高龄,却鹤发童颜,头脑清晰,说起祖先直呼翰林爷,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她告诉我他家侄子仓三乐在巩义教书,可能知道仓氏家谱下落,还向我提供了仓三乐的电话号码。

    我按号码联系到仓三乐,问其祖先事,三乐滔滔不绝,自豪之情更甚,尤其对先祖圣脉之事言之尤详。其云仓圣脉68岁卒于京师,同事武英殿总裁官陈浩为其撰碑文并书丹。其任四库全书总校官功绩卓著,乾隆帝御赐端砚一方,其曾亲见,长约60公分,宽3-40公分,惜抗日战争时期遗失。言及仓氏与黄帝史官汉字发明者仓颉的渊源,仓三乐说碑文上记载,乾隆皇上曾问仓圣脉,汝为仓圣之后乎?圣脉答,时代荒远,不可得而详之。并不像有人说的那样,肯定是仓圣之后。概是事实,也说明翰林圣脉不攀名人以为荣。三乐又言其祖先事颇有意思,先祖某,明末在仓寨一带教书,李自成军围中牟、开封时,有千总某在仓寨附近水月庵驻扎,经常与仓公下棋相熟。闲谈中露出攻县城计划,仓氏暗中报告官府,致使自成军攻城失败。千总疑其泄露情报,怒杀仓氏一门,仅余一幼子仓惠远,为义仆刘氏负逃河北,得免。后清兵入关定鼎天下,始返中牟仓家寨,仓家遂复兴旺。或云仓家忠于国家朝廷之报耳。说起仓氏族谱,其言存于荥阳仓氏一支,乃中牟翰林之裔,文革前族谱尚在,后不知所终。这是十几年前经历,至今忆之清晰如昨,概余先贤情结既深,凡为先贤所为之事,皆有于心。偶翻当时日记,更是印象深刻。

    三乐者,名敬业,字三乐,今若健在,当年逾古稀。思其字之取,概出自《孟子》“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由三乐之名字,可知其祖先遗音影响在矣。

责任编辑:郑州法院网编辑 刘花瑞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