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乡邻口角致伤害 法官协调促人和

  发布时间:2014-11-03 09:58:04


    中牟县韩寺镇董店村55岁的农民张小九,一辈子生活在农村,没惹过事,更没有犯过事,更不会想到自己这辈子会与法院打上交道,但不久前发生的事,改变了他的生活,与法和法院打起了交道,也因此认识了一位公平正义、执法为民的好法官——中牟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审判员朱海岩。

    2014年7月的一天,张小九和被告人刁某都在责任田内劳动,除草时因为一句话发生了纠纷,张小九被打成了轻伤,肋骨骨折了几根。住院花掉了张小九家全部积蓄,还借了不少外帐,可刁某及其家人却不管不问,不出一分钱,虽然痊愈,但终生落下残疾,经鉴定机构鉴定,构成了九级伤残,再也不能干重活。

    10月20日张小九突然接到中牟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的电话,询问其是否得到赔偿,如没有得到赔偿,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本张小九以为被告人刁某已被法院采取强制措施,自己打架受伤没钱请律师,权益得不到保障只能自认倒霉,没想到法院的法官处处替受害人着想,还耐心为自己解释。

    第二天,张小九把找人代写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起诉书提交法院。这是他第一次进法院,也是他第一次见到朱海岩,曾经以为法官是不苟言笑,拒人千里的,但是朱海岩留给张小九的确是白白胖胖戴着一副大框眼镜,面上挂着微笑的模样。看着年纪才三十出头的朱海岩,张小九心里打了突突,产生了怀疑?他能把我的案件审理好么?果不其然,朱海岩第一次召集双方调解时,双方闹了不愉快。气头上的张小九说少10万不说事,被告人刁某一分也不愿赔偿,双方要求相差甚远,第一次调解失败告终。

    朱海岩看到这种情况果断改变调解策略,开始分别做双方的工作,当跟张小九做工作时,商量着问是否能作出一些让步,张小九当下拍起桌子嚷道:“你是什么法官,我是受害人,他们不但不赔偿,你还做我的工作,让我让步,为什么不做对方工作,把我要的钱给我。对方是不是给你好处了,你怎么向着对方,不行,我要换法官!”朱海岩说:“老大哥,您消消气,看您说的,我们法官肯定是秉公执法的,您要是对我真是不满意,或者发现我有什么违规行为,您可以到纪检部门举报我!放心吧,我们会公正处理的。”第二次调解也不欢而散。

    朱海岩多次和双方调解达不成协议,于是决定开庭,希望通过开庭,让被告人回顾事件发生认识自己的错误,让原告看见身带脚链手铐的刁某落寞样子,希望开庭让双方想起昔日两家的邻里情感。庭后的再次调解,张小九和刁某情绪不再对立,朱海岩看到这种情况抓住机会再次调解,不厌其烦的做双方工作,最终化解两家矛盾,张小九顺利拿到了赔偿款,两家都十分满意。

    一年365天,朱海岩法官一年结案高达260余起,“白加黑”工作模式成了他离不开的药,张小九的案件他完全可以一判了之,可是朱海岩却说:“刑事审判工作中,有相当数量的故意伤害、交通肇事等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对当事人从法律、情理、从邻里还要长期相处、从交通肇事死者的家属生活不能得到保障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说理,做到细致入微,使他们感受到法官是用一颗真诚的心处理他们之间的纠纷,使被告人认识到不进行必要的民事赔偿还将带来多大的社会危害性,而自己也不能一错再错下去,基于这样的理解和认识,绝大部分的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民事赔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如果张小九这个案件直接判决,那么双方以后还怎么当邻居啊!双方都表示满意。”

责任编辑:郑州法院网编辑 刘花瑞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