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世界电影艺术漫谈

  发布时间:2014-08-01 16:03:22


    今天在这里和大家聊一聊电影。

    不能算讲座,只能算是聊天。

    法院文化建设,从广义上讲,应该包括文化艺术方面的修养与积累,这为奠定法官个人品格以及世界观具有基础性作用。

    选择这个题目,基于两个原因,这和我考公务员以前的工作有一定的渊源,当时在杂志社,任务就是看节目,写评论。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我父亲在省电影家协会工作,受家庭熏陶,耳闻目濡,一直对电影非常感兴趣。

    相信在座的很多人都喜欢看电影,各种艺术形式的观众数量都没法和电影相比,电影迷毫无疑问是所有观众中最大的群,这就是电影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大众性。电影观众广泛的分布于男女老少,无论民族,学历,职业和肤色。他们都深深的热爱着艺术,电影在群众化生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自从电影产生开始,它就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每个观众的生活状态,这里举个小例子,原来,男士穿衬衣,里面是要套上背心或者汗衫,就是一位男主角在一部电影中,赤裸上身,直接穿着衬衣,电影放映后,观众纷纷效仿而造成的男士着装的重大变化,如今,男士在衬衣里面穿背心和汗衫的人已经非常少见。从另外一件事,也能看出电影事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年的世界各大电影节,走在红地毯上的明星大腕身着的晚礼服以及手包、首饰,均是出自世界顶级时装品牌之手,是为这些明星专门量身打造的。电影节上的红地毯就是各大品牌的竞技场,也是当年流行时尚的风向标。香港卫视中文台的娱乐新闻往往是把电影作为头条播放。中国人历来认为,各种艺术形式均具有“高台教化”的作用,电影也一样,它在无形中影响着一代人的思想,意识和政治倾向,甚至也深深地影响着每个观众的生活理念,这就是电影的教育功能。在电影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我们可以暂时逃避熙熙攘攘的生活环境,随着剧情的发展,情绪会变得紧张、恐惧、忧伤和欢乐,这正是我们常说的“替古人担忧”,还有一句俗话叫做“演员是疯子,观众是傻子”。这就是电影的娱乐功能。

    电影摄影机以每秒摄取若干格画幅的运转速度,将被摄体的运动过程拍摄在条状胶片上,成为许多格动作逐渐变化的静止画面;然后将在不同场景用不同的距离角度拍成的许多段这样的胶片衔接起来。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制成可以放映供许多人同时观看的影片。当影片上的这些静止画面,通过放映机以每秒24格画幅速度连续投映于银幕,观众便从银幕上看到放大的活动影像。它发明于十九世纪末,最初仅拍摄一些活动景象的片段,以后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早起电影是无声的,20世纪20年代出现有声电影以后又出现彩色电影、立体电影等。电影艺术史综合艺术,具有丰富反映生活的能力。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有广泛的群众性。电影现有故事片、新闻记录片、科学教育片、美术片等种类。

与歌舞、话剧、戏曲等艺术形式相比,电影只能算是个小字辈,应该叫孙子辈。它只有不到二百年的历史,但是其发展迅速,它广泛融合了音乐、舞蹈、话剧等艺术形式的表演特长,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作为表现形式。

    说到电影,我们无法避免几个词汇,有必要先做点电影知识普及。

    【蒙太奇】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意为“构成、装配”用于电影方面有剪辑和组合之意,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方法。一部影片是由许多不同的镜头组成的,因此在电影创作中需要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为许多不同的镜头,分别拍摄完成后,再按照原定创作构思,把这许多分散的、不同的镜头有机的组接起来,使之通过形象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产生连贯、呼应、悬念、对比、暗示、联想等作用,从而形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段、场面,直至一部完整的电影,这种表现方法通常称为蒙太奇。运用这一技法来处理镜头的联结和段落的转换,可使全片达到结构严整、条理明晰、展现生动、节奏鲜明的要求,有助于充分揭示画面的内在涵义,增强剧作的艺术感染力。电影的蒙太奇除了画面和画面的组合关系外,也包括画面与音响,音响与音响之间的组合关系,而这些组合关系都从属于影片内容。

    【长镜头】(1)指在一个镜头内所拍的胶片长度在27.36米以上的镜头。(2)指含在起、中、讫的段落镜头,亦称单镜头、段落镜头。它是巴赞电影没学的基础。(3)含推、拉、摇、移、升、降等技术手段的综合镜头,但片长应在27米以上。如片长短于27米的综合镜头,它只等称综合镜头,不能叫长镜头。

    【短镜头】拍摄时间较短的一个镜头,或通过剪辑,尺数甚短的镜头,它可造成强烈的节奏感。

    【性格表演】在表演艺术中,演员常常要碰到与自己性格、思想、感情有距离或截然不同的角色。在表演时演员必须控制自己身上不符合角色的性格特征,而运用各种技巧去创造一个新的符合角色的性格。这个新的性格是角色性格的具体体现和再创造,即性格表演。实现这种表演的方法叫“性格化”。擅长这种性格表演的演员叫“性格表演”。

    【本色即兴表演】即演员本身的性格同角色本身比较接近,演员本身的生活经验、思想感情与角色基本相符,他不必经过排演,只要按照规定情形,依自己的本色做出相应的反应的表演。

    【电影胶片】制作影片用感光材料的总称,其构造原理与一般胶片相同,它是整卷的狭长条带,边缘有等距离齿孔,以便由电影齿轮的转动、运行。在电影制作中,摄影、录音和印制影片拷贝,分别使用感光性能不同的胶片。其宽度有超8、16、35、70毫米等规格,其中16、35毫米标准宽度应用最广。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影制作,已经改为数码,胶片由于造价昂贵、工艺繁琐,已经很少使用了

    【分级制度】国外影片中出现性场面或感官刺激性强而限制观众年龄的一种影片审查制度。如美国影片分为四级。G级、M级、R级、X级,此制度由“美国电影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审定级别。1969年此制度有所修改,现级别为G级、PG级、R级、X级。

    【好莱坞】Hollywood地名,位于美国洛杉矶西北郊区。因具备拍摄电影外景的各种条件,1908年后散居美国各地的制片商陆续云集该地,逐渐成为美国电影制片业的中心,因此习惯上把“好莱坞 ”作为美国电影业的同义词。至50年代除制作电影外也制作电视影片。

下面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国际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每年8月至9月间于意大利威尼斯利多岛所举办的国际电影节,与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及德国的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是金狮奖。威尼斯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即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号称“国际电影节之父”。

    威尼斯电影节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它聚焦于各国的电影实验者,鼓励他们拍摄形式新颖、手法独特的影片,哪怕有一些缺陷,只要是有创新,就能够被电影节所接纳。该电影节的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每年都提出不同的口号,而评判标准很纯粹:艺术性。在六七十年代,威尼斯电影节发掘了一大批新兴的欧洲电影人。尽管它所选择的电影未必是该导演最好的一部作品,但却时时刻刻地在引领欧洲艺术电影的发展潮流。

    【戛纳国际电影节】

戛纳国际电影节(Festival De Cannes),每年在法国戛纳举行。这个电影节是世界上最大、最老的电影节之一,同时也是欧洲最大的电影市场之一。戛纳国际电影节创立于1939年,最高奖是“金棕榈奖”。法国戛纳电影节因大海、美女和阳光(Sea Sex Sun)而被称为3S电影节。当前,戛纳电影节每年定在五月中旬举办,为期12天左右。

   1939年,法国为了对抗当时受意大利法西斯政权控制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决定创办法国自己的国际电影节。二战爆发使筹备工作停顿下来。大战结束后,于1946年9月20日在法国南部旅游胜地戛纳举办了首届电影节。自创办以来,除1948年、1950年停办和1968年中途停断外,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两周左右。原来每年9月举行。1951年起,为了在时间上争取早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改在5月举行。1956年最高奖为“金鸭奖”,1957年起改为“金棕榈奖”,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纪律片、科教片、美术片等。此外,历年来还先后颁发过爱情心理电影、冒险侦探电影、传记片、娱乐片、处女作、导演、男女演员、编剧、摄影、剪辑等奖。

    电影节的活动分为六个单元:“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会外市场展”。有两组评审委员分别评审长片和短片,“正式竞赛”的部分由各国电影文化界人士组成,其人选都是颇有声望的导演、演员、编剧、影评人、配乐作曲家等,而其中一名担任主席。非竞赛部分以提拔新人为主,其中”导演双周”及“一种注视”发掘了不少颇具潜力或业有成就的导演。此外,每年还举办电影贸易市场,各国电影商在这里交易,每年成交的影片数量都很大。

    【柏林国际电影节】

    1951年6月底至7月初在西柏林举行第一届。每年一次,原在6~7月间举行,后为与戛纳国际电影节竞争,提前至2~3月间举行,为期两周。其目的在于加强世界各国电影工作者的交流,促进电影艺术水平的提高。柏林国际电影节的主要活动有:①举行影片比赛评奖,设有金熊、银熊奖,评委会特别奖,分别授予最佳影片、导演、男女演员、编剧、摄影等;②举行会外放映;③举办回顾展;④开设电影市场;⑤举办宣传品展览。80年代后,平均每年有30~40个国家参加,放映影片近300部。1988年,中国影片《红高粱》获金熊奖。2006年,中国导演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再获金熊奖;2008年,中国王小帅导演凭《左右》斩获银熊。

    接着和大家聊聊世界各大电影奖项

    【奥斯卡金像奖】这是当前世界上影响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电影奖,有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颁发。

    1929年1月,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院就1927年下半年至1928年上半年的电影创作进行聊评选,5月16日在罗斯福饭店举行了第一次授奖典礼。

    第一届以来,除1930年和1933年外,都是每年举行一次。

    奥斯卡奖可分成就奖和特别奖及科学技术奖三大类。成就奖主要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导演、最佳表演(男女主、配角)、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音乐、最佳剪辑、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化妆、最佳短片、最佳纪录片、最佳外国语影片等。特别奖则有荣誉奖、欧文•撒尔伯格纪念奖、科技成果奖和特别成就奖。在上述众多奖之中,最具影响的为最佳影片奖,而最佳男女角奖属表演主奖,获奖人有“影帝”与“影后”之称,是男女演员们向往的殊荣。©1973(45届)---Marlon Brando(马龙•白兰度),(教父) ©1995(67届)---Tom Hanks(汤姆•汉克斯),(阿甘正传) ©2003(75届)---Adrien Brody(阿得里安•布劳迪)(钢琴家) ©1971(43届)---George C. Scott(乔治•C•斯科特),(巴顿将军) ©1960(32届)---Charlton Heston(查尔登•海斯顿), (宾虚) ©2001(73届)---Russell Crowe (拉塞尔•克劳)(角斗士)

    说到奥斯卡,这里面还有个有趣的故事,在奥斯卡、金像刚刚制作完成之际,组委会办公室的一个女孩第一眼看到这个金像时,惊讶的说,他太像一个人了,其他人都问她像谁,这个女孩说,像她一个叔叔,他叔叔的一个名字叫奥斯卡,后来组委会决定就用奥斯卡作为金像奖的名称。

    有人说,诺贝尔奖是中国人心头永远的痛,让我说,奥斯卡是第二个痛。因为种种原因,中国电影还与此无缘。如果说离奥斯卡最近的一次,那就该算是《末代皇帝》了,但该电影并非中国导演,中国制作,中国生产,它只是题材来自中国。

    【金鸡奖】该奖项是中国电影家协会为奖励优秀影片,表彰成绩卓著的创作人员,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电影创作的繁荣,活跃电活跃电影影评工作,提高电影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举办的一年一度的专业性评奖。所谓“金鸡”内涵“闻鸡起舞、金鸡报晓之意” 它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由电影艺术家、电影评论家、电影技术专家等参与评选的专业性电影奖。

    【百花奖】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所属《大众电影》编辑部主办的,它是一年一度中国观众投票产生的群众性电影奖,由观众投票来决定优秀影片及电影优秀创作者,在国内外具有很大影响。该奖始于1962年,十年浩劫中断了评奖活动,1980年恢复。它以百花盛开象征影坛繁荣,鼓舞电影工作者创作出更多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好电影。

    【金马奖】原由中国台湾“教育部文化局”于1964年主办,后改由“行政院新闻局”主持,奖项分:最佳剧情片、优秀剧情片、最佳纪录片、优秀记录片,最佳原著剧本,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导演、编剧、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童星;最佳摄影、美术片设计、配乐、电影插曲、剪接、录音等奖项。参加金马奖的影片,首先经提名然后才有被评委会评选的可能。评委成员都是邀请非电影界的教授、学者、艺术家或作家担任。

下面聊聊世界各国电影。(从这开始播放视频,红色字体为要播放的视频)

    【美国电影】美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电影的国家之一。卓别林是在世界上具有无与伦比声望的电影艺术家,他所拍摄的《夏尔洛从军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等影片,证明电影语言是社会的语言。

战争片在美国电影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从20年代以来就一直作为拍摄题材。西部片则长期以来作为好莱坞的摇钱树。70、80年代美国电影发生了一些变化,突出表现在现实主义传统得以恢复,艺术上又不同于30、40年代,《克莱默夫妇》、《现代启示录》是其代表;政治电影崛起,热点题材有表现越战的《归家》、《猎鹿人》,表现“水门事件”的《总统班底》等;娱乐片继续发展,主要代表是科幻片,耗资巨大,《星球大战》等是代表作。过去美国的电影制片厂大都集中在好莱坞,而现在多数已不在好莱坞摄制,而是在美国其他地方拍摄或国外摄制了。

    美国电影具有奥斯卡金像奖、年度十大佳片奖、纽约电影评论奖、全地球奖等。

    美国电影的特点是比较讲求动作性,具有强烈的矛盾冲突,题材广泛等特点,虽然这些年美国电影走的是下坡路,但它在世界电影市场上仍处于霸主地位。

    【法国电影】法国也是世界上最先发明电影的国家之一。乔治•梅里爱把舞台剧的手法应用于电影,加速了电影的流行。他拍摄的故事片《月球旅行记》的成功,使故事片的地位从此确立起来。

    法国著名的影片公司有百代公司,高蒙公司,艺术影片公司等。阿兰•雷乃的《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是两部在全世界很有影响的影片。

    【印度电影】1910年前后,印度一些僧侣摄制了《释迦摩尼传》,这是印度摄制的第一部影片。1931年,印度有声电影刚刚兴起,音乐就成为其重要部分和显著特色。印度早期的有声片音乐歌曲穿插的很多,如《众仙之王》一片竟有50支插曲。

    由于受意大利、苏联等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影响,产生了《两亩地》、《小东西》、《巴不拉》等影片。印度全国有固定影院六千多个,巡回影院四千多个。

    【日本电影】电影是1896年(明治29年)传到日本的。1951年9月,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大奖,1954年4月,衣笠贞之助导演的《地狱门》在法国戛纳又获大奖。黑泽明已被誉之为“世界的黑泽”。

    日本大的制片公司有“松竹”、“东宝”、“东映”、“日活”四家。

    【苏联电影】1896年俄国就出现了电影。苏联的优秀影片非常多,比如30年代的《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带枪的人》等,40年代的《青年近卫军》、《伟大的转折》、《攻克柏林》等。50年代的《一个人的遭遇》、《静静的顿河》、《雁南飞》、《第四十一》等,60年代的《湖畔奏鸣曲》等,70年代的《战争与和平》等,80年代的《两个人的车站》、《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等。

    【中国电影】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第一次放映了电影。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是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难夫难妻》。它首次放映是1913年9月底。1938年秋,延安电影团成立,开始进行人民电影的第一部作品《延安与八路军》的拍摄。解放前,著名影片有袁牧之的《马路天使》、蔡楚生的《渔光曲》(该片曾在1935年莫斯科电影节获奖)。

    大陆解放后,从上海迁去香港的一部分电影公司,加上香港原有的电影公司,它们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香港电影”。香港主要有三个制片公司:“长城”、“凤凰”、“新联”,其他还有“邵氏”、“嘉禾”等电影公司。香港地区是世界第三大电影工业基地(仅次于好莱坞和宝莱坞)和第二大电影出口地(仅次于美国)。香港电影一向都较着重满足观众口味的商业片,像无厘头式喜剧同动作片所主导。香港电影有一个发展完善的“明星制度”。香港灿烂的流行电影有一班支持者,而现在香港电影也成为文化主流,渗透在世界每个角落。

    香港电影业经过不懈的努力,摄制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特别是在武侠(如《东方不败》、《黄飞鸿系列》、《功夫》、《新龙门客栈》等)警匪(如《无间道系列》、《警察故事系列》等)、黑社会(如《古惑仔系列》、《纵横四海》等)以及言情类(如《甜蜜蜜》、《青蛇》等)和法庭戏(如《法中情系列》)电影作品在世界影坛中占据重要地位,培养出一大批包括导演(如徐克、李安、吴宇森、王晶、王家卫、陈嘉上、等)、演员(如周润发、刘德华、成龙、林青霞、张曼玉、周星驰、李连杰、梁朝伟、张柏芝等)、作曲(如黄霑等)、摄像(如叶锦添等)等一大批电影人。香港电影的特点是故事性强,在非常重视娱乐性的基础上,兼顾人间道义、兄弟情义以及惩恶扬善的思想教育倾向。在同一部电影中,往往并非单一主题和感情色彩,在宣扬武侠精神时,同时具有爱情、幽默等色彩。其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小制作,一般都是“四两拨千斤”的资金投入方式,但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收益巨大。这一点连好莱坞都自愧不如,也是值得我们电影行业学习的地方。

    大陆电影的发展历程大约经历这么几个时期。

    解放前的上海,算是第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涌现了一大批电影巨匠,如夏衍、郑君里、白杨、赵丹、石挥、蝴蝶、阮玲玉、上官云珠、陶金、吴茵、舒绣文、蓝马、沈浮、王人美、蔡楚生等。像《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马路天使》、《十字街头》、《乌鸦与麻雀》、《渔光曲》等优秀作品在思想性和时代性上均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解放后,一大批解放战争以及土地革命题材和剿匪反霸的电影让我们记忆犹新,如《侦察兵》、《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山间铃响马帮来》、《沙漠追匪记》、《冰山上的来客》、《兵临城下》、《回民支队》、《革命家庭》、《风暴》、《红旗谱》、《羊城暗哨》、《野火春风斗古城》、《青春之歌》、《烈火中永生》。

    紧接着,在建国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一些生活情感类的电影一样大放异彩,如《今天我休息》、《四等小站》、《女篮五号》、《柳堡的故事》、《女理发师》、《五朵金花》、《阿诗玛》、《她俩和他俩》。

    在上述时期,一大批卓越的电影专家,如赵丹、孙道临、崔嵬、谢添、水华、田华、王丹凤、秦怡、秦文、谢芳、浦克、王心刚、于蓝、项堃、张平、庞学勤、朱践耳、汤晓丹、顾也鲁、陈强、陈述、葛存壮等,用他们优秀的电影作品,为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夯实了牢固的基础。

    文化大革命时期,电影事业同样打上深刻的政治烙印,配合阶级斗争的需要。如电影《春苗》、《红雨》、《夺印》、《难忘的战斗》、《归心似箭》、《小花》等作品。

    接下来是一批反思和伤恨电影的出现,如《戴手铐的旅客》、《徐茂和他的女儿们》、《老井》等电影。

    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同样吹进了电影领域,电影作品呈现出多元化的思想倾向,也是中国电影历史上最热闹、最丰富的时期,产品出现井喷的状态,也是理论界对电影的主题和思想开始出现争论的时代,真正的电影文艺批评自此开始。如《黄山来的小保姆》、《黑炮事件》、《一个和八个》、《最后八个人》、《欢乐英雄》、《阴阳界》、《黄土地》、《大阅兵》、《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芙蓉镇》、《瞧这一家子》、《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原野》、《末代皇帝》、《大决战系列》、《开国大典》、《大桥下面》、《潜网》、《二子开店》、《孩子王》、《边走边唱》、《我的父亲母亲》等。这个时期中国电影界导演中出现了两个大腕,张艺谋和陈凯歌。作曲王铭,演员中出现了巩俐、刘晓庆、陈冲、姜文、李雪健、唐国强、张甲田、张光北、郭凯敏、伍宇娟、龚雪、斯琴高娃等等。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电影行业的投资主体和经济收益以及发行渠道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时期的电影产业逐步演变成以票房为指导的经济产品。冯小刚无疑是做的最好的一位,像《甲方乙方》、《天下无贼》、《大腕》、《夜宴》、《一声叹息》、《集结号》、《让子弹飞》、《唐山大地震》。其他导演的作品也不示弱,如《无极》、《霸王别姬》、《梅兰芳》、《荆轲刺秦王》、《英雄》、《神话》、《建国大业》等均取得了可观的票房收益。

    下面谈谈我们国家的几个主要的电影制片厂。

    【八一电影制片厂】1952年8月1日在北京成立,原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1950年7月1日改名八一电影制片厂,该厂以生产反映部队生活的影片为主。拍摄各类题材电影作品2400余部。其中有故事影片240余部: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柳堡的故事》《英雄虎胆》《永不消逝的电波》《回民支队》《战上海》《林海雪原》《地道战》《野火春风斗古城》到七八十年代的《闪闪的红星》《归心似箭》《四渡赤水》《风雨下钟山》《巍巍昆仑》等。

    【广西电影制片厂】1978年成立,有一个重要人物值得一提,该厂出现了一个中国电影史的重要导演—张艺谋。该厂作品如《一个和八个》、《黄土地》、《血战台儿庄》、《杨贵妃》、《周恩来》、《一个都不能少》等等。

    【西安电影制片厂】1958年成立,说起西安电影制片厂,就不能不说一个人,他就是吴天明导演,他是一位自学成材的导演。1979年与滕文骥联合执导《生活的颤音》崛起影坛。接着以独立执导《没有航标的河流》而受人注目。《人生》是他的代表作;《老井》、《变脸》成就了他艺术创作的高峰。吴天明的导演风格凝重、厚实,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吴天明以深沉、饱含忧患意识的目光观察生活,以对人民对土地的深情处理题材,刻划人物。在他的作品中,既融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又充溢着新的艺术方法,并透视出他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的深沉思考。

    西安电影制片厂的主要作品有,《红高粱》、《香魂女》、《图雅的婚事》、《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三峡好人》、《霸王别姬》、《活着》、《孩子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青红》、《老井》、《蓝风筝》、《暖》、《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英雄》、《金陵十三钗》,以上影片均获国际大奖,所以西影的电影实现了中国电影与世界影坛的对话。西影也不愧为中国的好莱坞,东方的好莱坞。

    【峨眉电影制片厂】峨眉电影制片厂建于1958年,坐落在成都市青羊区清江东路360号。它的第一部故事片是《嘉陵江边》,生产于1960年,这部电影最初名为《焊茶壶的人》,后来听从老电影艺术家蔡楚生建议,改了名,就是现在的《嘉陵江边》。这个厂曾出产过如《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内当家》、《红衣少女》、《焦裕禄》、《被告山杠爷》、《京都球侠》、《巧奔妙逃》等相当高水平的影片。

    【长春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是中国大型综合性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的筹备实际上从1945年就开始了,当时起名叫东北电影公司,到1946年10月1日才正式命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1955年,东北电影制片改名为现在的长春电影制片厂。原址在黑龙江省鹤岗市。首任厂长是袁牧之。在中国,人们都知道长春有两个大厂,一个是第一汽车制造厂,一个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足见这个厂有着多么大的名气。它尤以拍摄农村题材和战争题材的影片为长。主要经典作品有,《白毛女》、《钢铁战士》、《董存瑞》、《吉鸿昌》、《开国大典》、《灯塔世家》、《男妇女主任》、《人到中年》。

    【上海电影译制厂】从事译制片上产的专业厂,译制过不少外国电影,粤语版和少数民族语版的国产故事片。该厂除将国外影片和电视译成汉语版翻译外,还将汉语版影片翻译成外语版翻译。为繁荣我国电影事业和加强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许多配音演员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如,乔榛(《追捕》、《真实的谎言》)、丁建华(《追捕》、《廊桥遗梦》)、童自荣(《佐罗》、《黑郁金香》)、邱岳峰(《简爱》、《红菱艳》)、尚华(《悲惨世界》、《冷酷的心》)、杨成纯(《海狼》、《逃往雅典娜》)。

针对我国电影现状以及未来走势,我想说点自己的看法。由于我们的体制因素和国情决定和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所决定,中国电影人的思维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局限性,还不能像美国电影导演那样思想性的宽广和辽阔,从战争、从事件、从环保、广泛而深刻的体会和反映人们最本质的思想境界。我们的作品仍然处于就事论事、反映生活局部,限于家长里短、婆媳关系、邻里纠纷、房子、车子。缺少作为电影人所应该具有的对观众思想倾向的教育、引导的前瞻性。另外,经济所有制形式、公司上市制度、投资主体、发行放映渠道、电影审查和批号等等,这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都给中国电影世界造成严重的挑战,或多或少的都在制约着电影行业的发展壮大。这些,都要在今后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得以完善。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电影作为一种社会产品,它的盈利性和思想性必须同时兼顾,积极向上的主题并不是影响票房收入的因素,我们再来反思一下美国电影,几乎每部作品让观众观看以后,都能在印象中留下它的价值观念,这些观念都是积极、健康、向上、乐观的,在这些作品中,你能看到强烈的爱国主义,和睦的邻里关系,人们在幸福的生活,脸上充满幸福的笑容,集体主义观念,相互帮助,正义战胜邪恶,歌颂和向往公平、正义和自由。所有这些正是我国眼下电影作品中所缺乏的。但美国电影绝不直白说教,并未停留在口号化、概念化上。它运用惊险跌宕的故事情节、火爆震撼的艺术场面、充满着美感的色彩和镜头、感人泪下的人物命运,这些艺术形式与思想主题的完美结合,正是美国电影技高一筹的地方,所以,才有人会说,电影是美国对世界进行文化侵略的武器。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郑州法院网编辑 刘花瑞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