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社区从事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经过推荐到郑州管城区法院做了一名人民陪审员。通过社区人民调解员工作和法院人民陪审员工作的有机结合,经过实践,感悟颇多。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处理的大多是鸡毛蒜皮的事情,邻里纠纷、物业纠纷、家庭婚姻纠纷、家庭财产继承纠纷、张家长李家短一句话的矛盾、等等。别看这些小事情,如果处理不好,极易使矛盾扩大化。
社区人民调解员,对居民日常调解工作,处理的是一些居民矛盾,如何做到将这些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矛盾,解决在萌芽当中,通常是采取从情理上,进行说服、解释、教育感化工作,虽然,大部分的矛盾得以化解,但是,总是感觉到有些方面的不足,解决没有到位,欠缺些什么。也就是说,调解员从情理上解决居民纠纷,不但需要调解技巧,还需要法律知识的指导,社区人民调解员的调解工作,如果能够通过情与法的相互结合,解决社区居民矛盾,让当事人口服心服,以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法院的陪审工作,极大地填补了社区人民调解员,法律知识匮乏的空白,在这方面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一日,在社区我接待了一位老先生,就身后的遗产问题,想立一份遗嘱,进行法律咨询。我听后首先赞许老先生开明,在听取了他家的基本情况以后,我根据在法院学到的法律知识,就遗嘱的种类及需要注意事项,向老先生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老先生听后十分满意。通过我的讲解,为老先生安度晚年,家庭日后的和谐,起到了多么大的作用。如果我都不懂,怎样接受居民咨询。
法院人民陪审员,有了社区的调解经验,也为法院的民事调解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次,在法院调解一起离婚案件,双方当事人及双方父母和亲属,来了一大片,双方见面后,横眉冷对,如果处理不好,极有可能使得矛盾扩大。面对此况,我先和双方当事人进行交流,交流时发现,小两口的矛盾,是由于双方家长的介入,矛盾升级,双方碍于面子,又不肯让步,才来法院起诉离婚,其实小两口从内心来说,还是依依不舍的,只是双方气堵到这里了,下不来台了。我对小两口说,只要你们不同意离婚,家长的工作我来做。随后我与当事人双方家长进行了交谈,小两口发自内心不想离婚,你们双方的老人希望他们离婚吗?你们希望你们的孙子(外孙)和他的爸爸妈妈分开吗?经过长时间,拉家常式的交谈,缓和了各方面的关系。一场闹到法院的离婚大战,通过调解妥善解决,几个家庭为此得以稳定。
通过几年的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和人民法院的陪审工作,我深深的体会到,社区调解虽然解决的是居民家庭小事,也需要法律知识给以指导,法院陪审员有了社区调解经验,更有利于一些民事案件,通过调解解决,具有较强的互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