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一场华丽的盛宴----西安记忆

  发布时间:2014-04-22 16:45:20


    如果说“择一城而终老”是人生的幸运,那么,到不同的城市去旅行则是对这种小幸福的大补充。所以,我喜欢上了旅行。

    河南之外到过的较多次的城市,一个是北京,一个是西安。第一次到西安是在大二的暑假,一个人身怀不足五十元钱,乘火车先到渭南的同学家小住,然后乘大巴换公交来到西安城,住在从巩义迁至西安市东大街的小学同学家中。那时,同学家住的是普通的民房,还不通自来水。清晨,我们会拿着水牌,推着平板车,穿过栽满槐树的街道,到水站接水,晚上爬到阁楼上休息。相比现在艰苦些,但在记忆中却非常美好。

    清明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双休日,带着家人,约了同事,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速度,粗略浏览了主要景点。虽然是走马观花,然而对西安的喜欢却增加了一份。

    喜欢西安,基于其在中国历史中的特殊地位。站在半坡博物馆里,或立古城墙上,或面对兵马俑强大的阵容,或走近大明宫、兴庆宫遗址,仿佛有股强大的力量,将人推回了千百年前的时光,在这里发生的一幕幕大事件变成一张张画面在眼前掠过。回味王朝兴衰,世事沉浮,感觉个人在历史长河中如此微小,不由萌发“人生何其短”的伤感,愈加懂得人生当“有所取舍、珍惜当下”的道理。

    如果说西安的历史会让人徒增伤感,那么西安的美食会你感觉幸福其实如此简单。回民街五花八门的特色食品,暂且不说充溢鼻腔的香味,仅外形上看都会让人心动。晶莹剔透、温润如玉的凉皮,色泽金黄、形状各异的馍馍,或绿或黄、或圆或方的糕点,堆放如塔、红红火火的枣子,无不挑动着人的胃口。传统经典的肉夹馍、裤带面、泡馍,让人实在无法抗拒,而又内心纠结,证明了一句经典的话——世界上最痛苦的三角恋:我爱食物、脂肪爱我。偶尔梦中还能闻到西安美食的香味。

    西安的美食细腻滋润,西安的民风却充满了北方人特有的豪爽。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高亢的秦腔和陕北民歌,总有种直冲云宵、声闻于天的猛劲,仿佛整个人都被抛到高空中,用最流行的话就是“倍儿爽”。如果说信天游之类是民间的艺术,那么鼓楼的钟鼓表演则显得有点阳春白雪。听了传统的打击乐,才明白紧锣密鼓成语的原始含义,才晓得小小舞台能营造出万马奔腾、惊涛拍岸的恢宏气势,对于耳朵来说是一种美妙享受。三岁的儿子在演出结束后拼命的鼓掌,让我不得不感叹音乐的神奇。

    陕西粗犷而不失精致的文化,养育了热情的西安人。喜欢西安,不仅是爱吃爱玩,而且因为热情好客的陕西人。第二次到西安是参加工作后,到小学同学家吃的贝壳面,又叫猫耳朵,还记得同学的母亲在我出门离开时嘱咐我:家里办事(指结婚)记着来个电话,告诉一声。第三次去的时候,才知道老人家已经过世了。每次到西安,陕西的大学同学总要坚持热情款待,伴着深深的情喝下浓浓的酒。虽然三年五载不曾谋面,但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只恨相聚的时光过得太快。在不知不觉中,朋友相聚也成为了旅行计划内的项目。

    每一次游玩西安,都能感觉西安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对历史、文化、旅游和美食的发掘,总会让人有新的体验。西安之行,仿佛经历一场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均得到快乐体验的盛宴,一切的一切都显得非常浓郁有味。包括老友聚首,都成为很久一段时间内挥抹不去的美好记忆,为紧张而平凡的生活增加一份幸福感。

    也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