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带着老伴调解案件

  发布时间:2014-03-13 14:50:44


    “这笔欠款我已经还了,因为信任他,我才没有要借条。”“借条明明在我手上,谁还了钱不把借条要回去……”上午10点,我刚走进新密市法院审监庭法官王海彬的办公室,就听到一阵争吵声。

一旁的王海彬耐心地听着当事人的对话,并不时向双方询问一些情况。王海彬的身边坐着一名妇女,紧紧地挽着他的胳膊,面部表情有些呆滞,时不时会让王法官给她剥花生吃。这个场景,看上去与调解现场很不协调。我准备上前一问究竟时,这名妇女突然嚷着要去厕所。只见王海彬小心翼翼地搀扶起她,步履蹒跚地出了办公室。

在场的庭长杨改凤向我介绍,王海彬正在处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2010年,张某借贷李某30万元,多次还贷后因利息未能清偿完毕,李某于2013年3月将张某诉至法院,后经审理,李某败诉。李某不服,提出上诉,法院进行再审。今天是进行庭前调解。

和杨改凤攀谈中我了解到,基层法院审监庭主要受理的是当事人申请、检察院抗诉和法院指定再审案件,这些案件大多是经过一审、二审,难啃的“骨头”案。“幸亏有像王海彬这样的一群好法官,才使我们审监庭能在每次的绩效考核中排名靠前。”

“今年59岁的王海彬,在法院工作已27年,仅审监工作就有8个年头。”杨改凤正跟我介绍王海彬时,王海彬搀扶着那名妇女缓缓地走了进来,将那名妇女安顿好后,又戴上老花镜,继续询问身边当事人。其间,那妇女会偶尔打断他们的谈话,拿着空杯子在空中晃晃,王海彬立即放下手中的笔,接过杯子给她倒水。待妇女喝完后,王海彬会细心地用手绢擦拭她嘴边的水渍。

看到我疑惑的目光,该庭法官杨世俊向我解释,那妇女是王海彬的老伴陈桂萍,她1998年不幸患上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生活不能自理,此后又不幸得了中度老年痴呆症,更离不开人照顾。因为他们的两个女儿已远嫁他乡,为了工作,也为了便于照顾老伴的生活起居,王海彬便每天带着老伴来上班,已经坚持了好多年头了。

“他这样带着老伴上班,不会影响工作吗?”没等我说完话,书记员马淑霞就抢着说:“不影响工作,王海彬以前是我们院的老庭长,曾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调解能手"、"办案标兵",群众都认可他的工作,也都理解他的难处。”

这时我注意到,刚开始情绪十分对立的双方当事人,在王法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下,情绪有所缓和,双方均表示愿意调解处理问题。

日已过午,双方当事人和同事们都已离去,王法官搀扶着老伴向职工食堂走去…… .

责任编辑:郑州法院网刘花瑞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