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源于公开,正义源于透明。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以司法透明保障司法廉明,通过在两级法院全部开通网站、全面实行裁判文书上网、深化“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和庭审网络视频直播等措施,通过在审理案件开庭时,同步录音录像、同步记录、同步显示庭审记录,公开展示庭审证据、公开展示适用的法律法规,推行司法公开,努力确保当事人及社会公众“能知情、能参与、能表达、能监督”的“阳光司法”不只是一句口号。
两级法院全部开通网站
郑州中院十分重视司法公开工作,早在2003年10月郑州中院开通了《郑州法院网》,依托中国法院网、河南法院网不断加大与外界联系沟通,大力提高该院工作透明度,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认真落实司法为民要求,开展普法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2008年郑州法院网被评为第二届中国法院网“十佳网站”。
2009年,郑州两级的14个法院网站已全部开通。网站的建设开通是郑州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公开的重要表现,是全面宣传法院审判、执行、队伍建设工作,实现司法便民、为民的重要举措,网站的开通必将推动全市法院宣传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郑州两级法院网站开设了新闻中心、法苑论坛、天平之声、文化生活、司法文书、审判参阅、法律援助、法律法规等多个主栏目,有的法院网还开通了民意沟通电子邮箱,通过这些窗口专栏,为法院审判管理、队伍建设、司法改革等方面提供便捷、优质的展示平台,也能使更多的人了解法院为民举措和各类案件的审理、执行情况,接受社会有效监督,规范司法行为,促进法院改革发展。群众只要点击该,就可以浏览到该市两级法院的最新工作动态、阅读裁判文书等。还可通过院长信箱征集社会各界对法院工作的宝贵意见,以推进法院工作的进一步提高。
把裁判文书晒于阳光之下
裁判文书上网,是落实审判公开,实施阳光审判、以公开促公正的有力举措。也是增加审判工作透明度,实现人民群众知情权,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的新创举。郑州两级法院从2009年开始推行裁判文书上网,除了依法不宜公开的案件外,全市法院裁判文书全部上网。
为了切实搞好裁判文书上网工作,郑州中院专门成立了裁判文书公开上网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裁判文书上网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
老百姓通过网络,随时可以查看自己关注的裁判文书,使公正真正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公正。有效预防了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增强了法官的工作责任心,彰显了法院裁判的公信力。
截止目前,全市法院裁判文书上网达10万余份,郑州中院院长王新生说:“裁判文书上网,不仅要成为阳光工程还要成为民心工程,要通过及时答复、认真解决,体现法院对群众监督的尊重,切实让法院判决更透明、民意表达更通畅。”
法院公众开放日如火如荼
近年来,郑州中院将每年的5月4日、6月1日、8月1日、9月9日、12月29日确定为“法院开放日” 。全市两级法院坚持将公众开放日与“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每个公众开放日都有独立的活动主题,通过开放日既使广大公众对法院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又进一步增强了对法院工作的公信力。根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市法院已开展了70余次公众开放日活动,使来自社会各界的代表,走进庄严神圣的人民法院,或参观威严肃穆的审判法庭,或亲手尝试敲响法槌,或与人民法官促膝交谈。
在开展此项活动中,郑州两级法院坚持将公众开放日活动与法院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通过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审判等多种形式,使公众不仅了解了人民法院审判事业的神圣,而且展现了人民法官公正司法的风采,增进了社会公众对法院工作的了解,实现了人民群众和人民法院的零距离沟通。
点击鼠标上网旁听庭审
11月9日,郑州中院对一起民事案件进行了庭审网络视频直播。整个庭审网络直播现场规范有序、直播画面清晰流畅,审判人员充分展现了良好的庭审审判业务水平。
推行庭审网络直播是实现审判公开、公平、公正的扩大和延伸,可以进一步提高审判过程的透明度和阳光度,最大限度地接受监督,有利于案件得到公正审理。为让广大群众在更大范围内、更加方便地对庭审过程进行监督,郑州两级法院2010年开始推行庭审网络视频直播。截至目前,郑州法院对所公开开庭审理的各类案件实现现场网络直播4200件,网络直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庭审网络视频直播案件主要包括:有利于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的案件;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案件;在当地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对依法不公开的案件,公诉机关认为不宜进行直播的案件,当事人、证人有正当理由认为不宜直播的案件,直播会产生不良社会效果的案件不进行直播。
为确保庭审网络直播工作健康有序进行,郑州中院严格了庭审直播的各项规程,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对公开审理案件实行庭审网络视频直播的规定》、《关于庭审网络视频直播任务的通知》、《关于庭审网络视频直播工作的通报》等文件,对庭审网络直播的程序、管理及网民意见回复等都进行了严格规范,有力推动了庭审网络直播工作。为了及时掌握网民对直播案件情况反映,网站专门开辟了“网民意见”窗口,让网民对法院庭审情况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见解。
创新阳光司法机制
为不断创新阳光司法机制,彻底打开法庭大门,全面开放庭审活动。郑州中院规定除必要的身份确认登记和安全检查外,公民不需预约,可以随时走进任何一个法庭,旁听任何一个公开审理的案件。根据实际参加旁听的人数,适当调整开庭场所,为公民自由旁听提供条件。
为更好的为农民工服务,郑州两级法院建立了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对涉及农民工工资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同时,为了建立农民工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更好地发扬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宗旨,在全市两级法院开通了“农民工维权咨询热线”,为农民工提供有关的法律咨询服务,引导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做到正确诉讼,及时举证,少走弯路。
“三同步两公开”提升司法公信
庭审“三同步、两公开”是指在审理案件开庭时,同步录音录像、同步记录、同步显示庭审记录,公开展示庭审证据、公开展示适用的法律法规,此举可以客观、全面、全程记录庭审活动,将庭审活动直接置于当事人和旁听人员的监督之下,是推进庭审过程公开的一项重要举措。
为推进此项工作,郑州中院把庭审“三同步、两公开”作为司法公开的重要举措,在庭审过程中,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旁听案件审理。代表、委员认为,庭审“三同步、两公开”使司法更加公开、更加透明,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郑州中院法官郑志军说,庭审“三同步、两公开”是落实司法公开、深化司法改革的重要举措,极大考验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司法的透明度和开放性,促进了案件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进一步规范了庭审行为,促进了庭审质量的提升,让当事人赢得明明白白、输得心服口服,树立了司法权威,大力提升了审判质效。
推进司法公开,做到“阳光司法”,是人民法院提高审判质量效率、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措施,郑州两级法院通过设立“一站式”立案大厅,保障群众旁听庭审,加强判后答疑,公开立案、审理、裁判以及执行各个环节,提高司法透明度。同时,加强司法建议工作,公开司法服务举措,加大司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民生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