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我与我的“红色藏书”

  发布时间:2013-12-06 15:12:00


    买书、读书、藏书是我的主要业余生活方式和习惯,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我的各类藏书数千册,涵盖了历史、文学、经济、政治等各类经典图书,门类齐全,俨然一个小型的家庭图书馆。在我的书房,各类藏书,成为我家的一道风景,书房则是我节假日、双休日和业余学习、静修的地方。

    红色藏书是我藏书的一个特色和种类。我说的红色藏书是指以毛泽东书籍为重点的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各类图书。由于对共产党的热爱和对毛泽东的崇敬,多年来我不论是逛书店,还是书摊,只要遇到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和领袖的著作、传记,不论是何种版本价钱贵贱都毫不犹豫地购买。研究他们的各种著作,我也逢见必搜。马、恩、列、斯等领袖的著作和传记,也有所购。我们党的早期领袖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文集和传记,也遇而购之。因此积少成多,积沙成塔,集腋成裘,不知不觉我的红色藏书摆满了书柜,成为我书房的一个亮点。具体说吧,光是关于毛泽东同志的书籍,就有数百册之多,各种时期的毛泽东著作版本基本齐备,比如毛泽东的早期文稿,毛泽东选集(5卷本)、毛泽东文集(8卷本)。建国后毛泽东文稿(13卷),还有毛泽东各种专题文选文集。毛泽东同志不但是哲学家、理论家、军事家还是伟大的诗人和书法家。他的各种版本的诗集、诗解和书法题词集,也给我的书房增添了光彩。文革时期的红塑封皮毛选、语录、诗词集,被称为“红宝书”,也是我收藏的范围。由此延伸,毛泽东同志的年谱、传记,不管是国内、国外的,我都收罗。还有关于毛泽东军事谋略、指挥艺术、治国方略、哲学思想、诗词、书法艺术、法律思想、读书生活、调查研究、为人处世、文章写作等方方面的研究著作,不一而足。还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等几大领袖、“十大元帅”等军事家的著作传记,都丰富了我的书房书柜。

     回忆起来,红色书籍的购买收藏也不容易,有机缘和故事。记得我一直很想购买《毛泽东哲学批注集》,多年搜求未得,直到前几年偶然到漯河办事,顺便拐到临颖南街村观光,在一个专卖“红色书“的书店里见到,我如获至宝,喜而购置。记得,那是一个雨天,时间虽过去十年,我和朋友冒雨游南街觅红书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还有价格不菲的《毛泽东全书》,《建国后毛泽东文稿》,都是我在报社工作时从报纸广告上看到消息,专门汇款让发行社邮购的。文革时期的毛泽东著作语录版本,大都是我在旧书店、地摊和古玩城淘宝的结果。我的父亲文革时曾经是学习毛泽东著作农民积极分子,1968年他发的那一套四卷本的毛选,红色塑包皮,在我幼小的记忆里,一直是用布包裹着,放在堂屋正中毛主席像下面的条几上。毕业后参加工作,便把它从老家搬到我在县城的家。如今算来,这套普通的毛选,已经两代人珍藏了四十多年。这也是读书不多的父亲传给我的唯一一套书籍,里面的划线和记号,让我感知当时父亲学习毛选的情景。

还有一本毛新宇著的《我的爷爷毛泽东》,记得那年毛新宇在郑州新华书店购书中心签名售书,我在报纸上先得知消息。那天,早早地就起来,带着女儿从县城搭车来到书店,随着长长的队伍排了几个小时,才排到跟前,近距离地接近毛泽东的嫡孙毛新宇。看到他一笔一划地给购书者在书上签名,一种肃穆的情感油然而生。回家后我怀着深情,写下一篇《走近毛新宇》的短文,发表在《官渡晚报》上,后来又编入我的第二部散文集《风华风骚风流》里。

    多年的读毛泽东,读“红书“,我读出了感情、读出了味道,虽不敢说对毛泽东有所研究,但确实可以称得对毛泽东有所认识和思考,他的伟业和成功之处,令我钦佩敬仰不已,他的失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损失和悲剧令我惋惜。但是,深知过去历史,仍然让我觉得毛泽东是对中国历史和世界有着深刻影响的伟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丝毫不影响我对他的崇敬和崇拜。通过读红书我深感毛泽东的伟大,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坚定了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多年来,我每有所悟所感所得,便诉诸文字,因在本书里的《韶山风物耐人思》、《蛙声迎我上韶山》、《永久的记忆》、《毛泽东与黄河》、《毛泽东批注潘尼文》等篇什,就是我对毛泽东深厚感情的记录和反映。

    我的红色藏书,是我的知识宝库,思想宝库、精神宝库,值得我终身的倾心和亲炙,更值得我永远学习和品味。

责任编辑:郑州法院网刘花瑞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