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在审判活动中发现的法治和社会问题,郑州市二七区法院深化司法服务意识,及时向相关单位提出司法建议,积极帮助其杜塞漏洞,化解风险。通过督促对司法建议的落实,扩大和巩固审判的社会效果。
在此项工作中,二七区法院采取了五项措施。 一是明确反馈时间。规定接受司法建议的单位原则上一个月内给出反馈意见,反馈有困难的可延长一个月。如对涉及人身自由方面的行政处罚、公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股东工商变更登记及食品药品监督检查等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行政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求被建议的单位必须在一个月给出反馈意见。二是明确专人负责。根据案件承办人熟悉司法建议情况的特点,确定案件承办人为司法建议跟踪监督的责任人,负责建议书送达、跟踪落实和反馈情况登记收集等工作。三是搭建沟通平台。通过定期召开被建议单位参加的专题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上门讲授法制课、电话沟通等形式,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督促对司法建议有关问题的整改和落实。四是扩大监督力量。发出司法建议书后,把司法建议书和被建议单位对司法建议的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给被建议单位的上级单位或主管单位以及同级的法制局、政府法制办等,扩大对司法建议的监督力量。五是规范档案管理。对于已发放的司法建议书,建立统一的档案库,把司法建议文本、所附法律文书、发送对象的反馈意见、回访记录和座谈会记录等按一定的案号及时归入司法建议档案库。2012年以来,二七区法院共提出高质量司法建议18份,其中17份得到落实,充分发挥了司法为民共筑和谐的特殊作用,受到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称赞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