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郑州法院亲情寄语传递廉政教育正能量

开展亲情寄语活动 宣讲亲情背后故事

  发布时间:2013-08-06 10:19:54


 “俺孙子都发了烧,她却扭脸去上班,说什么当事人从外地过来不容易,开庭时间不能推。我当时不理解,现在特别理解儿媳的做法。”7月12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举办的“廉政亲情寄语背后的故事”演讲会上,9位法官和4位法官亲属讲述了他们的家庭助廉故事。

 “廉政亲情寄语”是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实践中创新探索出的一条“亲情助廉”的新思路,通过把家庭作为廉政教育的新阵地,把亲情作为维护廉洁的新力量,让党员干警随时随地“照镜子、正衣冠”,推动了全市法院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郑州中院在长期的司法廉洁教育实践中发现:亲情教育对促进司法廉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运用亲情的力量去感染、熏陶、激励、鞭策全体干警,不仅能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使其自觉树立恪尽职守、廉洁司法的职业意识,还能利用亲情独特的魅力,从而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爱岗敬业的工作氛围。

 2011年岁末年初,郑州中院在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同时,提出将家庭文化与廉政文化相贯通,探索一条家庭助廉防线的“亲情助廉”新思路,在全市两级法院部署开展了“廉政亲情寄语”活动。

 短短半月时间,上千条包含亲人关怀与希望的亲情寄语便送到全市各法院纪检组监察室。经过精心设计,全市两级法院所有干警办公室的墙上挂上了家人亲笔书写的亲情寄语牌。这些质朴、深情的寄语成为全市两级法院干警办公室内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家有父母妻儿,平安健康是福。宁愿平时受穷,不可悔时掉泪”;“工作中多一份清正廉洁,家庭里多一点安定温馨”;“爸爸,不求您发财,不求您做官,只求您平安”……

 寥寥数语,蕴涵着父母对子女的提醒、叮咛,夫妻之间的激励、牵挂,子女对父母的感恩、祝福。这些平实质朴、情真意切的寄语在郑州法院每位法官的办公室都能看到,时时激励和鞭策着法官恪尽职守、清正廉洁。

 随后郑州中院又开展了干警“品寄语、谈感悟”活动,把干警亲属写给干警的寄语和干警对亲情寄语的感悟,汇编成册,编印了《廉政亲情寄语》一书,在全院干警中相互学习借鉴,营造了浓厚的崇廉尚廉氛围,利用亲情的感化、影响、教育作用,促使全体干警守住底线,筑牢防线,不踩红线,确保公正廉洁高效文明司法。

 为把廉政亲情寄语教育活动推向深入,从今年 5月开始,郑州两级法院又举行廉政亲情寄语演讲活动。全市法院部分干警和干警家属纷纷从真情实感出发,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谈了自已对廉政亲情寄语的认识与体会,干警家属则以自身切身的感受,娓娓道来,充分展示了法官的真实生活,让全体干警真正感受到了家人对廉洁自律的期盼与厚望。

  “廉洁不是考卷,没有答案,可我认为它是我们法官人生中最难的一道考题,考察的是你的内心,考验的是你的良知”、“公正廉明对法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公正廉明不是一句口号需要我们时刻挂在嘴边”、“如果说贪腐是一种现实的挑战,需要我们勇敢面对,那么廉洁则是修身进取的人生法宝,需要我们永不放弃”。这是宣讲干警的呼声,他们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畅谈自己对法官的认识、对廉洁司法的认识。

 “继承传统家风,不辱历史使命。认认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这是一名退休的老法官对已为法官的儿子期盼与厚望;“我愿意站在妻子的身后,和她一起筑起一道反腐的防线,奏响一曲家庭助廉的凯歌。”这是丈夫对妻子的承诺;

 “陪审八年来,我在这个队伍中学习感悟、耳濡目染,让我收获良多,不仅是法律知识,更让我感动的是他们的浩然正气,廉洁公正和他们的为民之心。”这是人民陪审员对法官的赞颂。

 “我是一名罪犯的母亲,我和老伴抬不起头,而你的一声声叔叔、阿姨让我感受到尊重和温暖。”在郑州市管城区法院举行“亲情寄语”演讲大赛,刑二庭女法官高擎转述这句话时,眼里闪烁着泪花。对高擎说这句话的是交通肇事案件被告陈晨的妈妈。陈晨是个80后,刚刚大学毕业不久,因驾车不慎,撞死了一名老人逃逸。天之骄子瞬间沦为阶下囚。而他的母亲身患癌症,父亲患有脑梗后遗症,为了促使事故双方和解,高擎一次又一次地约见双方,递着赔偿意见。最终双方达成和解。此后,陈妈妈不断给高擎打电话。每当陈妈妈说起这句话,高擎都会沉默。“我感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也再次领悟到了审判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郑州市金水区法院在廉政亲情寄语故事演讲会上,宣读了一位80多岁的婆婆写给做法官的儿媳的一封信,字里行间透射出对法官亲人的关爱。

 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王新生说,举办廉政亲情寄语演讲会,让干警及家属用质朴的语言,感人的故事讲述亲情寄语体会,更能触及干警的心灵,这种做法很好,符合上级关于创新廉政教育形式、开展有效廉政教育这一指导思想,值得肯定、发扬、推广。

责任编辑:郑州法院网记者刘花瑞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