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讲述中原梦平安梦

奋斗成就梦想

  发布时间:2013-05-31 10:45:11


    梦想是心中的渴望,是前行的力量。如春姑娘的脚步般,“中国梦”这个掷地有声又色彩斑斓的词汇仿佛一夜间点燃了每位国人的激情。

    而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宣传人员,我的梦,就是勤奋笔耕公正的、宣传法律的法律梦。

    在我身边,有这样一群有梦的法院人,他们满怀信心,踏实勤奋,为公正司法挥洒青春,为人民满意不断释放正能量。有的法官,忍受病痛折磨坚持工作在审判一线;有的法官,远赴青海、西藏等偏远地区的山村进行诉前保全;还有的法官无论风吹日晒,都坚守在派出法庭为群众化解纠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五四青年节寄语广大青年干警“让青春在共筑中国梦中焕发绚丽光彩,让公正司法成为法律人永恒的中国梦”。而他们,确实把工作当成一项伟大的事业在坚守,当成一种崇高的信仰在追求,当成一个法治梦想在铸就。

    每每听到这样的故事,我便会受到鼓舞,掩不住内心的激动,想拿起手中的笔,将这些法律人在实现法治梦想过程中的泪水与汗水记录下来,这也就因此成了我为之不懈努力和奋斗的梦想。

    当然,鉴于主张含蓄内敛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法律人对于宣传工作存在这样那样的认识误区,因而不愿暴露在镁光灯下。有人认为法院的新闻宣传工作,不过只是可有可无的小事;也有一些人认为,干好自身审判工作即可,宣传报道不过是“额外负担”;甚至有人认为,法院的新闻宣传,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从而导致了“酒香也怕巷子深” “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这些误区往往导致“马后炮”现象,让一些工作陷入了被动局面。

    当然,有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把梳子推销给和尚,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事实证明,这并非不可行,还成为了营销的经典。我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第一次来到惠济法院研究室时,墙壁上粘贴的这句话便成了我的此后工作中的座右铭。愈是艰难,愈要向前,工作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却能更加激励着我在实现法治梦的过程中更加努力地砥砺前行。

    作为一名宣传界的“生手”,起初我也有很多担心和忧虑,由于自己没有相关写作经验,感觉自己写不出东西来。后来,在领导的关心和前辈们的指导下,我逐渐明白,新闻报道并不高深莫测,练好自身基本功,掌握和熟悉宣传工作特点,勇敢大胆地去歌颂身边人,描写身边事,就是我们的目标。于是,从小案件,小活动开始,自己慢慢开始上手,在此过程中也通过总结,也渐渐摸清了一些稿件的常规格式与写作方法。

    诚然,“爬格子” 也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长期磨练、长期坚持才能小有所获的苦差事。写稿中要花费的时间和心血众所周知,而为了获得好线索,投稿好时机,起早贪黑、加班加点,也成了“家常便饭”。几易其稿后连投不中的挫折感也更让人猝不及防。而我并不因此感到困难和沮丧,因为在这过程中收获最多的,是将身边令人感动的法官的故事“广而告之”的快乐。

    有时也听同仁抱怨,法院内审判工作程序性强,新闻素材少,缺乏素材。其实,在宣传工作中,只要时时留心身边事,处处做个有心人,也不难发现一些常见规律。譬如,在日常看判决书时,对于其中的法律适用谈谈个人看法,一篇调研文章便成竹在胸;某个案件在处理过程中合议庭意见有分歧,一篇争鸣案例便呼之欲出;将法院现在的工作和过去同类工作相比较,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反复推敲之后,一篇工作稿件又有了头绪。

    梦想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梦想成为事实。为了实现心中的“法律梦”我在努力,在奋斗。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