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讲述中原梦平安梦

和 谐 梦

  发布时间:2013-05-31 10:43:49


    今天一大早来到法庭,第一件事是送达判决书,案件处理的是农民家务事,当事人对案件结果不满意,又是耐心的一遍又一遍解释法律程序和案件为什么这样处理。送走当事人,我的思绪又回到以前。

    我也是农村的,从小生活在四邻和睦,家庭团结的氛围中,刚进法院被分到法庭,一看到许许多多的民事案件有些诧异,原来在我的身边有这么多不和谐的事情。工作之余我就想要是大家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案件了。

    随着身份由书记员、助理审判员成为审判员,我也从案件的辅助到主审,对矛盾的感受由间接到直接,切身感受个别案件矛盾对立的尖锐。赡养案件亲情的错位,分家析产案件兄弟情分的淡薄,继承案件几代人的恩怨。见过对父母破口大骂、见过兄弟反目成仇、见过姨、舅、外甥形同陌生人,我常想社会怎么了?

国家倡导和谐,家庭应该和睦,更不用说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了,问题出在哪了?作为一名法官又能做什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和谐社会是每一名司法人员的目标,让每一件案件和谐是具体目标。处理案件不仅仅是,依法处理,一判了之。更多的是要达到和谐。

    现在改革开放进入转型期,每个人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社会有不和谐的现象并不奇怪,关键是放在一名司法人员面前,你该怎么做?是简单应付,还是耐心细致?

    记得原来刚来法庭的时候,处理过一起赡养案件,是一位老人养了五个儿子,到老了没人赡养,开庭的时候,老人在陈述自己现状时失声痛哭,五个儿子低头沉默,场面让人心酸,当问及五个儿子意见时他们竟然还是不愿承担赡养义务,案件经过多次调解,邀请村组领导调解终于案结事了,老人终于开心的笑了,当时的笑容多少年过去了还印在我脑海中。

    和谐,不仅仅是纸上的内容,更多的是每一名司法人员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使社会更加和谐。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