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有则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篇博文,并写了一首七律。博文上传后,在校生关凯元称孔庆东的七律格律不对。对此,孔庆东称其“你就是个狗汉奸”。后来,法院认定孔庆东对关凯元构成人格侮辱,判其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200元。
在当今中国,微博这种自媒体形式迅速异军突起,掀起了一场话语革命,虽然只有短短140字的文字容量,呈现出的更像是一种语言碎片,可它毕竟使得大众有了更加便捷、快速的表达途径,其传播之迅速、发展之迅猛,让我们始料未及。不可否认,近年来,微博在发布信息、普及科学、交友互动,甚至是政府的民意沟通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这个堪称中国最大舆论场的地方,语言暴力愈演愈烈,从名人到草根,骂人之声此起彼伏,微博俨然就成了发泄不良情绪的垃圾场。不少人认为自己躲在电脑屏幕后,用的也是网名,发泄一下不会有人追究,其实我们的科技完全可以找到那些“爆粗口”的幕后臭嘴,虚拟的网络,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法律责任。这次孔教授败诉事件,无疑给广大网民敲响了警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网络世界里,大家都应该理性、文明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从道德角度,我们的博文,应该传递更多的正能量,从法律角度,随意谩骂、侮辱他人,是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
另外,在这次孔教授骂人惹官司事件中,孔庆东是侵权人,关同学是受害者,大家都好像忘了其中一个没有出声,但无疑是充当了推手作用的重要角色——网络运营商。如果说孔教授只是心存不满,偶爆粗口,毕竟还是出于个人意见的一种发泄,属于不合法的民意范畴,而网络运营商纵容微博上的言语暴力,无疑会使公众产生其是为了吸引眼球,赚取点击率的合理怀疑。虽然网络运营商的本质是商业主体,追求利润是他们的天性,但是微博做为新兴媒体,越来越深入、迅速地影响着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运营商的眼光不应该只聚焦在盈利这一点上,其应自觉对微博平台上的暴力、色情、反动以及诸如孔教授这样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言论予以过滤,这是媒体的社会责任,更是法律对他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