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唯求公正爱民心

------记二等功荣立者、郑州市二七区法院法官陈唯

  发布时间:2013-05-06 15:54:36


    在郑州市二七区法院有这样一位法官,审结的案件数近年来连续保持全院第一,个人办理案件质量在全省基法院系统名列前茅。领导眼中他是一个不计得失的“工作狂”,同事眼中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排头兵”,百姓眼中他是一个公正司法的奉献者。他就是荣立个人二等功、荣获河南省调解之星的民一庭副庭长兼巡回法庭庭长陈唯。

    13年前陈唯从海南大学毕业分配到黄河科技学院,成为了一名法律老师。2004年2月,怀着对法律的热爱,他通过法官招录考试成为了一名法官。历任二七区法院民一庭、刑事审判庭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在基层法院平凡的岗位上他认真地履行着一名人民法官应尽的职责。累计审理各类民商事、刑事案件2000余件,每年结案率均达到98%以上。连续四年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办案能手。

    陈唯担任过刑事审判庭和少年庭审判员。2010年他主动向党组提出到了二七区最偏远的侯寨法庭工作,面对着基层农村工作,他发现自己的法言法语太多,面对当事人很难开展工作。于是细心的陈唯为了拉近和当事人的距离,放弃了驱车前往的便利条件,骑着自行车奔走在并不熟悉的街道上,往返于田间地头。为了减少当事人对法院的抵触心理,他脱掉制服换上了便装,并改掉了流利的普通话,学着说当地的方言。近两年来,陈唯几乎走遍了侯寨的大街小巷,了解群众对法律的需求并耐心听取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将这些意见和建议写在了他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回来以后,陈唯将这些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总结,根据群众的需要印制了一份份贴近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法律宣传资料,利用节假日到乡、镇繁华的地段进行发放,同时为他们耐心的讲解法律法条。

    郑州市二七区侯寨的村民刘女士,因腿疾常年卧床在家,对于行动不便的刘女士来说“出门”这个在其他人看来再平常不过的行为对她来说确难如登天。在处理刘女士与张先生的离婚纠纷案时,了解情况后的陈唯在征得张先生的同意后当即决定将庭开到刘女士家里。为了充分保护当事人隐私,陈唯让和他一起的工作人员着便装上门,并在进入当事人的家中后迅速换上制服。虽然是在家中开庭,可是法律程序一个都不少,这让双方当事人切实的感受到了法律的严谨和严肃。庭审结束后,刘女士的紧紧地拉着陈唯的手感激的说“谢谢,谢谢,谢谢你们!我真没想到法院能考虑到我的困难,将方便送到家里来了”。

    办案不但要有数量,而且还要有质量,要强化办案的法律效果,全力维护司法公正。他从不曾因案多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放松对办案质量的要求。他常说要注重办案的法律效果,就是要求在处理案件时坚持程序和实体并重,公平和效率兼顾。把法治理念和信仰融入到法律实施中,把个人职业素养体现在具体的裁判中,把维护司法公正和提高司法效率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为了确保每个案件的公正无误,陈唯同志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刻苦钻研审判业务和职业技能,深化审判方式改革,不断探索为民服务的新举措。率先在法庭推行建立当事人休息室,便先后建立干警廉政档案、便民咨询卡、赡养案件回访、说法专栏等一系列便民措施,极大的方便了当事人诉讼。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企业工厂,调查研究、巡回办案、就地审判,将绝大部矛盾消灭于萌芽。他所主持的庭审在法院的庭审观摩比赛中名列第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