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郑州市基层法院工作亮点

  发布时间:2004-03-29 16:23:13


    2003年,各基层法院在市委的领导和中级法院的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一世纪主题,切实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全面推进法院改革,大力加强队伍建设,为各辖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2003年以来,全市基层法院在各项工作中共荣获集体三等功、先进单位等市级以上荣誉89项,荣获省级以上荣誉30项,中原区法院还荣获全国模范法院的荣誉称号。

    一、审判工作成绩突出

    2003年,全市基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含旧存)74377件,审(执)结各类案件59036件,审结率为80%,审结率比2002年同期上升6%。

    1、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维护社会稳定。全市基层法院以“公正与效率”为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搞好审判工作。基层法院全年共审结刑事案件6253件,惩治了一大批犯罪分子,维护了社会稳定。其中,有许多大要案的审判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如,荥阳市法院审理的张仁旺等6人非法吸收公共存款案,此案涉及两个乡镇、上千个储户、上亿元储蓄款,储户对立情绪很大,很容易激发矛盾。荥阳市法院认真研究,慎审明断,及时化解矛盾,使案件的审理既保证公正的法律效果,又最大限度的保证审判的社会效果。二七区法院在少年审判工作中的做法受到了全国人大法工委主任赵地等国家及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在民商事审判中,各基层法院坚持司法为民,注重调解教育,化解矛盾。如,登封市法院民商事案件的调解率达到70%。中原区法院实行民事调解指导员制度,由审判员担当民间调解指导员,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工作进行指导。各基层法院在行政审判工作中,注重对行政机关进行行政执法宣传,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如,荥阳市法院全年共举办执法培训、普法学习6次,培训人员达520余人次。新密市法院开展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等行政法律、法规的专题讲座。这些活动提高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意识。

    2、加大执行力度,维护法律权威。各基层法院针对“执行难”的原因找对策,采取各种执行措施,执结了一大批案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全年共执结各类案件19816件 ,执结率为61%。如,荥阳市法院建立、健全了执行网络,还大胆适用刑法第313条,对四起拒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捍卫了法律的尊严。登封市法院推行了“执行员预约卡制度”、“执行回访制度”、“财产保全检索制度”等,共执结各类案件2016件,执结率为89%,得到上级法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3、围绕“公正与效率”,制定行之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各基层法院都加强了对审判工作的规范。如,新密市法院推出了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等六大工作机制;上街区法院推出了执行案件流程管理制度、执行告知制度等十二项执行工作制度;荥阳市法院实施效能管理工程,按照信访报备制、失职追究制、绩效考评制等十项效能建设制度进行管理。二七区法院出台了《关于健全刑事审判工作机制的若干规定》;邙山区法院出台了《刑事审判工作规范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了刑事审判工作。开发区法院推行了“一三”工作新机制和“一六”配套办法,严格控制案件审限,铺设了一条诉讼和执行的绿色通道。

    二、司法改革效果显著

    各基层法院根据最高院的《五年改革纲要》和省高院的《河南省人民法院五年改革意见》要求,围绕“公正与效率”,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了各种改革措施,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中原区法院推出“先例判决制度”。为统一司法标准,解决同类案件不同判决的情况,中原区法院率先实行先例判决制度,它的实施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多种报刊、杂志、媒体对之进行了报道,引起了上级法院的重视,最高法院派出“二五”纲要起草小组的成员到中原区法院就该制度的实施进行了调研。这一制度的实施为建立运用典型案例指导审判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2、登封市法院采用“三高”审判管理机制。该机制以“审判人力资源高度动员、审判程序的高度控制、审判活动的高度协调”为发展方向,对组织机构、工作规范、考核规则实行全方位系统管理。运行后成效显著:一是结案率明显提高,比2002年增长46%;二是结案周期缩短;三是案件质量明显提高,上诉率、发还改判率大幅下降。

    3、新郑市法院实施“一二三一”审判模式。新郑市法院针对该院审判人员少、工人多的现状,建立了“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审判模式。这种模式实施两年来,取得了显著效果:一是审判人员的压力减小,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专司审判;二是大大提高了审判效率,保证了案件的质量,无积案现象。有许多兄弟法院都到新郑市法院对这一审判模式学习、借鉴。

    4、二七区法院完善“审判流程管理”,使“审判流程管理”走上机制管理轨道。该流程的突破点在于建立流程管理预警制,将管理的重点放在事前督办,实现了流程控制权与实体审判权相分离,分案排期与庭审裁判、执行权相分离,庭前程序准备权与庭审裁判、执行权相分离,这一经验被指定在全省法院立案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5、邙山区法院确立了裁判文书的“会审会签”、“三校会签”制度。该法院还建立了法律文书公示制度及抽查讲评制度,对优秀的法律文书在院公示栏及局域网上公示。此外,该院还实行了审委会听审制度,由审委会委员直接走进法庭听审,实行审委会委员亲历审判。

    三、队伍建设稳步前进

    各基层法院积极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对干警加强学习和培训,加强法官廉政建设,严格要求,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法官队伍。

    1、巩义市法院推行“审判文化”。该院将构建审判文化教育体系作为建院方针,以人民法官职业道德规范为基础,开辟“每日一语”专栏,正确引导干警修身做人,从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入手,对干警进行教育和熏陶,激发干警敬业爱岗,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该院将文化建设的成果汇编成了巩义法院《审判文化》一书,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巩义法院还大胆改革,选任49名非干部身份工作人员担任书记员。

    2、中原区、登封市和开发区法院开展法官论坛。许多基层法院在法官职业化建设过程中,在对干警进行学历教育、岗位培训的基础上,还结合自身特点探索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如,登封市法院根据法官自身的专业技能建立技能档案,中原区、登封市法院和开发区法院都开设了法官论坛,以法官讲课的形式对法官进行素质培训。

    3、注重党风廉政建设。许多基层法院针对廉政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如,上街区法院制定并完善了《违法责任追究制》、《干警违法违纪一票否决制》等规章制度,每年还坚持向当事人发征求意见卡,向已结案件当事人发案件回访卡,向每个干警发廉政登记卡;登封市法院开展算好政治帐、前途帐、经济帐、家庭帐“四算帐”活动,对干警进行警示教育,建立了当事人回访制度和执行回访制度,为每位干警建立“廉洁自律档案”;邙山区法院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要善于学习,不要不思进取;要光明正大,不要阳奉阴违”等“领导干部十要十不要”制度;管城区法院和巩义法院实行“五条禁令”。这些举措都有效地保障了法官的廉洁性,保障了法官队伍的纯洁性。

    4、从优待警,对干警实施人文关怀。许多基层法院在对干警严格要求的同时,还注重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如,上街区法院对干警个人的婚丧嫁娶都积极过问、照顾,从身体到精神进行全方位的关怀,还特别设置了健身房,设定专门时间让干警锻炼身体。中牟县法院克服困难,想办法为干警解决办公、住房条件和职级问题,解决干警的后顾之忧。

    四、民心工程深入人心。各基层法院认真贯彻“司法为民”宗旨,转变工作作风,采取了一系列的便民措施,为当事人诉讼提供了便利。如,上街区法院实行一小时立案制度、当事人须知卡和当事人评议法官卡制度、假日法庭制度和社区巡回法庭制度;管城区法院首创诉导员制度、假日立案制度;二七区法院为当事人提供了诉讼指南,指导当事人如何打官司;荥阳市法院实行预约休息日办案制度、预约登门办案制度、执行案件随叫随到制度、诉前送法制度、庭前讲法制度、可申请更换承办人制度;金水区法院实行双休日立案预约登记制度、上门立案、远程立案制度和执行风险告知制度;高新技术开发区法院推行当事人须知卡、当事人评议法院、法官卡和调解忠告卡。这些举措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其中,荥阳市法院的六项便民措施被省委政法委作为好经验推广。

    责编/小黄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