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是对双亲长辈孝敬的心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之心。是中国孝道文化的核心,是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心不一定非得惊天地、泣鬼神,下面这个故事,法官和当事人身上发生的事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令当事人颇为震撼说道:“经过这一场官司,自己长大很多,也悟出了很多”。
一个普通的案件
这是今年的一个早上,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李卫敏法官像平常一样开始了自己新的一天的工作。今天要审理的是一起“物权纠纷案件”。简单的整理后李卫敏法官开始浏览开庭的材料,这起“物权纠纷案件”的法律关系并不复杂,事实也较为清楚。但是,这个案件中原被告之间的关系却显得十分敏感——父母与子媳。究竟这是怎样的家庭呢?父子之间、儿媳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事情致使亲人对簿公堂呢?
跌宕起伏的案情
开庭了,原告席上坐着父亲、母亲,被告席上坐着儿子、儿媳,他们面无表情、对望无语。其实和大多数家庭一样,自己拉扯大儿子到了恋爱结婚的年纪,通过别人介绍交了女朋友,但是夫妇俩好像对自己儿子的这个女朋友并不是很满意,但无奈儿子的坚持最终只能勉强同意两人的婚事算是接受了这个女孩子。儿媳的到来使原来的生活丰富了许多,但老两口总是觉得儿媳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看不惯。平时生活中的琐事中总会产生或大或小的矛盾,给这个家庭增添了许多不和谐因素。
在一次争执中,老两口认为儿子非但不帮自己出气竟然在父亲抬手欲教训儿媳时“挺身而出”护着媳妇,这让老两口无法接受,他们觉得辛苦养大的孩子结了婚就只有媳妇没有爸妈了。儿子提起这事也很苦恼,一边是含辛茹苦拉扯自己的爸妈,一边是朝夕相处并身怀六甲的媳妇。眼看父亲脾气上来口舌之战马上要演变成肢体冲突,处于对孕妇的保护儿子上前用把媳妇拦入怀中,用身体挡了父亲的一巴掌。就这样矛盾进一步升级,父母一怒之下将儿子、儿媳告上法庭,要求他们搬出自家房屋并提出要断绝亲子关系。
法官审案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是每一位法官的审判原则,但是由于双方关系特殊,原本简单的案件却让李卫敏陷入了一个难境。“判决很容易,案结事了却很难。父亲、母亲、儿子、儿媳这些名字光是听听就觉得温暖无比,这是一家人,家人亲、家人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这起案件一定有调解的余地,一定有!要知道血浓于水呀!”卫敏心里这样想。
九点,开庭时间到。年届花甲的老两口缓步走入法庭,不知是不是年龄关系还是家庭矛盾导致生活不开心,他们脸上的皱纹更了布满阴云。而作为被告的儿子搀扶着肚子高高隆起的媳妇步履蹒跚地进入法庭。各方坐定,李卫敏法官询问双方当事人案件情况,被告陈述之时,原告一方情绪激动,直斥被告所言非实,甚至声称要断绝父子关系。双方怒目相对,法庭场面一度难以控制。
审案突生变
卫敏法官看到这种情况,她以女性特有的耐心与真诚,引导双方要念及亲情、孝心,相互理解、包容,劝导双方尽量和解。经过耐心的劝说和调解,双方的情绪都稳定了许多。凭借着多年审判和调解经验李卫敏法官知道此时案件有了眉目,接下来只要再努一把力就一定能挽回这个即将分裂的家庭。正在这时李法官的手机响起,接起电话,话筒里传来的急促声音让李法官的脸色骤然变得苍白,顿时眼泪充满了整个眼眶。挂断电话后,李法官张了张嘴却一句话也没说来,转身把头扭了过去,能看出来她是在擦眼泪。法庭气氛突然变得凝重起来。片刻之后,李法官扭过头,拿纸巾擦拭了通红的眼睛,用略微震颤的声音宣布继续庭审。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到非常疑惑,大家似乎都感觉到了什么,但都没有问,没有说。庭审继续着双方当事人还是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李法官一直用略微震颤的声音温和却坚定地为当事人解释法律、讲明情理,慢慢地原被告的情绪平静了下来。最终,在李法官近乎苦口婆心的努力之下,双方达成和解,被告同意搬出原告房屋,同时表示分居之后仍然会对二原告尽到作为儿子应尽的孝道。
法官的隐情
当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下名字时,李法官交代自己的书记员处理好后续工作后就再也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自己夺步向外走失声痛哭。这一幕让这个之前一直在争吵的一家人愣住了,忙跟过去追问李法官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李卫敏法官几乎泣不成声,用哽咽的声音说道:“刚才开庭的时候接到的电话是婆婆打的,公公因突发心脏病送往医院进行急救,却最终医治无效去世了……”
当事人的感动
一刹那在场的人全呆愣住了,无法言喻的震惊和感动涌现心中,那种呼之欲出的感激之情,回想方才还对簿公堂的老两口和儿子、儿媳相形见拙的窘态这个家庭里的每一位成员都陷入了深深地羞愧中。双方当事人更是视乎领悟到亲情的珍贵,相视无言眼神中再也不见半点怒焰,儿子儿媳当即表示以后虽然自己搬出了这个家住的离父母远了,但是会经常回来看看父母尽孝心的。老两口也为自己之前的行为懊恼不已,就这样四双手紧紧地、紧紧地握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