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我要向法官们鞠上一躬

  发布时间:2013-03-07 11:12:45


“感谢惠济区法院执行局的同志,感谢法官们对我案件的关注,是你们点亮了我路途上的一盏明灯,让我的生活一下子有了希望。前言万语都不能表达我此刻的心情,我要深深得向你们鞠上一躬,向惠济法院的全体领导及法官们鞠上一躬……”

这是2013年2月28日上午,我用左手缓缓写下的一封给惠济区人民法院的法官们写下的一封信。此刻,我的心里满含着感激,我由衷感谢惠济法院领导、执行局局长张霄鹏和办案法官张海燕及惠济法院所有法官对我的无限关怀及帮助。

事情还要从一场意外说起。34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在原单位郑州市拖拉机厂工作时,由于一时不慎,右臂被卷进了高速运转的机器中,从此失去了右臂。后来,我被鉴定为三级伤残。自此,我再也不能干繁重的体力活。

到了1999年6月,我光荣退休。本该颐养天年的我这才发现,单位方一直以没有向上级部门缴纳工伤保险为由,拒绝向我每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用。这对我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于是,我多次找到单位去协调、沟通,但单位的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事情却一拖再拖,我的护理费迟迟得不到解决。几年中,这辛酸的泪水已不知流了多少。

直到2012年7月份,事情才有了转机。我在大河路遇上了惠济法院的一次法律咨询。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忐忑不安地站在了咨询台前。结果法官的回答让我喜出望外“大姐,像你这种情况,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呀。”这点醒了我,法官们还向我详细介绍了起诉立案的流程及需要准备的材料目录。法官们同我交谈时的目光是真挚的,并没有夹杂一丝异样的眼光,这让我倍受鼓舞。我暗自下定决心,要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于是,在大家的帮助下,我向惠济法院递交了诉状。

立案后第二天,承办该案的民一庭的张海燕法官一早便接待了我。“那是我第一次见张法官,张法官戴着一副眼镜,显得很文气,办事说话和蔼可亲,一点也没有官架子。”见到我进门,她立马招呼我坐下。拿着我的诉状和证据材料,她态度极其和蔼地告诉我,她很同情我的遭遇,改天还要专门去我家了解情况。此后,我每次去法院,或是她到我家来了解案情,她总是温和的倾听,耐心的劝导,积极地为我的事想办法。

随后张法官多次找到拖拉机厂负责人,对我们进行调解。无奈每次对方态度都很强硬。我一下子懵了,家里老人的医疗费还等着支付,孩子上学还需要钱,而官司却这样一直拖下去,说不定会遥遥无期,想到这里,我不住地唉声叹气。而张法官却不慌不忙,向领导请示后,法官们决定让我申请先予执行。于是,张法官带我去了执行局。

张霄鹏局长亲自接待了我。同张法官一样,他说话也是那么的和蔼亲切。他告诉我,你的情况我都记下了,放心吧。

    你行动不便,今后有什么情况我都去找你。我感觉张局长他对我很有爱心和耐心,也能够体会我的心情。我一下子觉得自己又有了希望。

为了我的案子,张霄鹏局长和张海燕法官多次来到我家,忙前忙后从未抽我递的一根烟、吃我请的一口饭、一杯酒,甚至连一口水也没有喝过。

领到执行款那天回家的路上,我哭了一路。法官审理案件时严谨认真的态度和奔波时的不辞辛苦让我们残疾人有一种被特别重视的感觉。

通过我的案件的处理,通过与惠济法院法官的接触,让我感受到的不仅是法律的温暖,更是人情的温暖。我对法官这个职业也有了更新的认识,我切身体会到法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法院也不是别人说的“有理无钱莫进来”的地方,我接触到的法官们都一身正气,勤恳朴实,对我们很有爱心和耐心,也能够体会我们的心情,法官们就是人民的好公仆。我对今后的生活也充满了希望。

  

                                                           讲述人:

                                                                郑州市拖拉机厂  胡桂花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