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法袍里的大爱

――讲述郑州市中原区法院王海军法官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3-03-05 11:23:34


    作为一名8岁孩子的母亲,我早年因感情不合与爱人离婚,孩子一直由我抚养,其父亲另行组成家庭后搬离了郑州,到外地工作,对孩子的正常的抚养费也未按时支付。我因单位效益不好于几年前下岗,除了给人打个短工外,没有其他收入,主要的精力和时间几乎全部用于儿子于潇阳的照顾上,由于我的疏忽,2011年10月份的一天放学途中,儿子因过马路被冯云驾车撞伤,导致面部疮疤和小腿骨折。由于病情严重,一直在郑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事故发生后,肇事方仅支付了500元医疗费后,便下落不明。把家里仅有的3500元存款全部用完后,高额的医疗费使我欲哭无泪,没办法我四处举债。为了孩子我还三番五次奔波于医院和交警二大队,希望能早日得到赔偿。后来,经邻居提醒,我作为孩子的法定代理人诉讼到了中原区法院。该案由中原区法院王海军法官承办。第一次见到王海军法官,他在听过我一番痛苦的哭诉后,了解到孩子的病情和我现在的处境,当即从口袋里掏出几百元钱硬塞给我,让我先支付今天的治疗费用。然后按照肇事方冯某所留的电话联系,但打了几遍电话后一直处于关机状态。他当即决定吃过中午饭后到新密市去找肇事方。

    当时天阴的挺重的,下午当我从医院回来按约定来到法院门口,王法官和一位书记员早已在一辆出租车上等待,后来才知道租车的费用也是王法官付的。一想到此,情不自禁的就会泪眼满眶,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王法官能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对待处理,这在我之前对法院的了解是格格不入的事情。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路程后,多方周折打听终于找到了冯某的家,看到简陋落魄的几间草屋和不停的在床上痛苦的呻吟的冯某父亲后,我心情一下子跌到了极点。原来肇事的面包车是几年前用来给人运货的,由于生意不好一直停用。一个小时左右冯某回来,我们说明来意后,冯某情绪极不稳定,以家庭困难为由拒绝赔偿。王法官用极其柔和的口气以“成年人的责任心、事故系出于过失的角度和换位思考”等话语首先稳定住了吴帮的情绪。之后他又进一步了解车辆的保险手续,得知车辆办有交强险手续并经核实后,他告知冯某回避不能解决问题,遇到事情要积极面对。经过几番努力,冯某终于同意在第二天下午到法院进一步协商处理。

    冒着逐渐浓密的雾气我们赶到了郑州,王法官首先把我送到了医院,然后他们驱车赶回了办公室,路上不停地劝我以积极面对的心态面对。路上一直重申着他那句座右铭:有效化解当事人间的矛盾争执事关整个社会的和谐幸福,为此哪怕花费再多时间精力都值得!让我倍加感动。

    第二天下午一上班,我来到法院,保险公司的负责人也按时赶到。在办公室里,王法官就像一位忠厚的兄长一样心平气和的讲述着案件的处理方案,并一再耐心的给冯某说明保险公司代替其偿还赔偿责任的处理思路,尽量使其紧张的心态能够放松下来。但冯某一直以自己没有固定工作和需要照顾父亲为由拒绝承担任何费用。王法官仍然没有放弃,他苦口婆心继续做调解工作,最终说服保险公司赔偿我儿子百分之九十的损失,肇事司机赔偿我340元,使得案件得以圆满解决,此时冯某的感激之情也溢于言表。很快,在十天之内我便拿到了所有的赔偿款,及时缓解了经济窘迫的困难境地。

    王法官耐心细致的调解既彰显了法律的严肃和公正,又不乏法律的柔情。王法官对待困难群体雷厉风行的工作态度和及时公正的办案风格让我深切感受到温暖和体贴;他的那份耐心让我不得不佩服,不仅能耐心倾听当事人滔滔不绝地说上几个小时,而且还能耐心给当事人说理释法几个小时,直到调解成功才罢休。

    案件结束,我想感谢王法官,他却说:“案件之所以能这么快解决,主要是因为你们双方的淳朴善良,能够通情达理地看待纠纷。”这就是我眼中的王法官,为的就是坚守这份白开水的平淡,坚持这份源自法袍之内的大爱。基于此,特借“豫法阳光”的平台讲述我一个普通当事人对一个切身经历过的一个法官的解读。

                                                                         讲述人:王桂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