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让人民更满意

——全体惠济法院干警的中国梦

  发布时间:2013-03-05 10:11:07


让人民更满意,既是惠济法院全院干警奋斗的目标,又是惠济法院广大干警拼搏的动力,在这一目标的激励下,惠济法院扎实工作、能动司法,2012年取得的成绩优异:在省高院组织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连续三年位居全市第一、名列全省法院前八,在全省法院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二十,在全市法院绩效考核中排名第六,被授予“全省先进基层法院”荣誉称号。

  

     灵活调解化民忧

  

“朱法官,要不是因为您为了这个事来来回回跑了七趟那么辛苦,否则我还得上诉!” 这是一起僵持了三年之久的案子一审宣判后被告不服,坚持上诉,朱新强法官牺牲春节假期,七下兴隆铺调解成功后,2013年2月20日,被告刘东喜拉住朱法官的手说出的心里话。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做司法审判工作就得有这么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就得既坚持法律法规,又要顾及诉讼时效。”该案原告的代理律师、河南亮辅律师事务所的赵继昌律师如是说。

他说,“这个案子我们真的耗不起了,这些设备都荒废三年多了,再拖上个一年半载,原告都得破产,还用打什么官司?”

2013年2月24日,《人民法院报》第四版影像·法行基层栏目就以《七下兴隆铺》为题对朱新强法官的这次成功调解进行了报道,像这样的例子惠济法院已经有过很多,还会有更多,或许就在此刻,真诚耐心的调解还在继续。

媒体的一次次报道,当事人送来的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都凝结着法官们奔波的汗水,操劳的心血。

“‘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是我们民事线审理案件的首要工作原则,长期的实践有力地证明,大量社会矛盾纠纷的及时、有效化解,调解是最佳方式。”惠济法院副院长慕宏伟对记者说。

他说:“调解是我们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司法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的重大‘法宝’,更是惠济法院提升人民满意度的金钥匙。”

  

审判管理有突破

  

“惠济法院的审判管理、民意沟通及为民司法几个方面做的不错,还应继续深化,有所突破。”2012年8月30日,河南省高院张立勇院长在惠济法院的一篇调研文章上这样批示。

“审判工作是惠济法院一切工作的龙头和根本,也是我们所有工作的着力点、出发点。为了让人民更满意,我们始终坚持以审判工作为核心,强化质效管理,加强审判监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认可。”惠济法院院长蔡理亮说。

2012年,惠济法院的审判工作,亮点纷呈:全年共受理各类案件2482件,办结2114件,结案率85%,法定审限内结案率100%,案件审理期限与2011年同期相比缩短了近30天,服判息诉率明显提高,案件执行到位率达70%,发还改判率逐步下降,说起这些数据,蔡理亮院长如数家珍。

为了强化审判管理,惠济法院每月都会对法官的收结案数量、结案率、上诉率等多项指标进行通报,对上级法院改判、发回重审案件逐件评查,并按照严格、科学、规范、精细管理的要求,以法院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完善案件流程管理、审判绩效评估等制度。

为了强化审判管理,惠济法院自觉坚持自查自纠,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定期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法院工作,征求意见和建议。大力推进裁判文书上网和案件庭审网络直播工作,进一步落实了“阳光审判”的要求。

全院干警上下一心、扎实工作、不懈努力才取得了斐然的成绩:2010年,排名由上一年的倒数第二跃升至第四,被评为全省优秀基层法院;2011年上半年全市法院绩效考核中排名第一;2012年全省法院考核中排名第二十,在全市法院绩效考核中排名第六,再次被授予“全省先进基层法院”荣誉称号。

说起这几年的新面貌、新变化、新成就,每位干警都满脸兴奋、由衷自豪,每位来法院办事的当事人也都有切身感受。

  

育才融智活水来

  

“人是一切工作中最能动的因素,也是我们持续做好司法审判工作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源泉。”蔡理亮院长说,“要想把工作干好,让人民更满意,就得把舞台搭好,要让一线干警,特别是年轻人能够健康成长,自由施展才华。”

对此,80后的办案能手、法官刘敏颇有感触,她说,自己这几年的成长之快,变化之大连她自己都想不到。2009年5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惠济法院的她,现已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审判员了。

刚进法院时,她主动要求分到条件比较艰苦的派出法庭,一干就是四年,但是她踏实肯干、勤学善问,在惠济法院上下精心营造的平台上如鱼得水,发展很快。

尤其是她任助理审判员以来,年均审结民事案件240起,调撤率高达80%,无一错案、无一涉诉信访案件,多次被授予荣誉,得到了广泛好评,已经成长为了业务骨干。

为了激励先进,三年来,惠济法院共组织42人次参加各级业务培训,多次开展庭审和裁判文书评查、办案能手评比以及书记员技能比武等活动,激发干警办案热情,提高干警办案能力。

为了鞭策落后,惠济法院重点治理队伍中的“庸、散、懒、浮”问题,以“零容忍”的决心和态度狠抓党风廉政建设,2012年,共诫勉谈话7人,通报批评4人,记过处分1人,真正做到了公正廉洁、严格司法。

三年来,惠济法院共有 10余个部门、近70人(次)受到省、市级以上表彰,收到群众锦旗、感谢信等60余件(封)。一块匾额,一项荣誉,就是一份期待,一种责任,鞭策着惠济法院全体干警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结束语

  

 “请政治部绩效考核办注意总结惠济区法院的作法和经验。”2012年群众满意度调查结束后,对于惠济法院连续三年取得的好成绩,河南省高院张立勇院长欣然作出上述批示,给了惠济法院广大干警以巨大的激励和鼓舞。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的底线,人民法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守者,惠济法院广大干警将时刻牢记使命,始终坚守职责宗旨,以敬畏之心尊重群众,以赤诚之心保护群众,以感恩之心服务群众。

   为了让人民更满意,我们还在路上,为了一心为民、公正司法的宗旨,我们仍将风雨兼程、砥砺前行。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