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当事人诉讼长达10余年、“高级别”信访劳动争议案件成功在二七区法院顺利调解结案,主审法官李卫敏受到某高校及上级法院领导、老校工李女士一家的高度赞扬。
李女士于1992年到郑州某艺术学校工作,先后从事学校食堂、学校清洁、治安兼卫生等工作。2002年12月起,因她要求学校为其办理退休手续,双方发生诉讼,郑州某艺术学校未再为其发放劳动报酬。2004年9月16日,李女士向郑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没有得到处理。她向二七区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于2004年12月9日作出判决仅支持了其小部分诉求。李女士不服多次向上级法院上诉、申诉,最后由河南省高级法院提指令再审。诉讼期间,2009年郑州某艺术学校并入郑州某大学,法院通知郑州某大学作为被告参加诉讼。
案件指定二七法院女法官李卫敏办理后,她以高度的责任心加班加点梳理案件的来龙去脉,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她发现此案件及与本案有关联的其他案件共有三起,打官司至今已历时整整10年,3个案件经过多次重审及再审,判决及裁定竟有有13个之多。尤其让她不放心的是,李女士夫妇二人经历了近十年的诉讼及信访后,身心疲惫,情绪比较激动,处理不好就会出现其他意外。
鉴于这种情况,李卫敏法官主动和李女士进行了一次耐心细致的谈话和解释,她和丈夫均表示在本次审理期间不去其他部门信访,走法律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李卫民法官不辞劳苦,进一步调查得知李女士和丈夫任先生二人均系郑州某艺术学院的校工,其丈夫已经通过学校协调办理了养老保险手续,开始享受养老金待遇。她和合议庭的其他两名同志均认为,此案件有一定的调解可能,但若李女士不同意调解,依据现有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办理养老保险不属于法院审理范围,其无法通过诉讼解决此问题,整整十年的诉讼并不能取得她本人想要的结果。另一方面,李女士及丈夫现占有学戏的两间传达室,原有生效判决确认因当时二人系学校员工,因工作需要二人享有居住权,现在学校急于收回该两间房屋,但又没有其他有效的办法让李女士及其丈夫搬出。
找准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节点,李卫敏开始分别与原、被告代理人分析案件情况,动员双方步入调解轨道。经过数十次的沟通和调解,双方终于握手言和。原告李女士于2013年1月18日前搬离郑州某大学传达室房屋两间,并将该房屋腾空交给大学管理,被告郑州某大学在原告李女士将上述房屋交付后10日内支付李女士补偿款10000元,在李女士将上述房屋交付后3个月内将为其办理好养老保险手续。
10年诉讼、信访路没有打开的“冰结”,终于在温柔善良女法官李卫民春风化雨般的调合下,所有矛盾得以彻底化解,年过六旬的老校工李女士从此可以放心过上正常职工的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