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上班第一天,上午刚刚收看了河南省高级法院的第十五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中午院监察室王主任就请我们几个骨干法官到清风茶社“品茶”,俗话叫“趁热打铁”。
俺院的清风茶社不仅创建早,而且名气超出了法院系统,是二七法院作为郑州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必看“经典”。
王主任待我们坐定,拿出一包未有开封的茶叶,高高举在手中,并没有马上给我们沏茶。
“同志们,这是一包普通的茶叶,甚至非常便宜。”见大家攒足了莫名其妙神情,王主任才又亮了亮嗓子。“但它却是咱茶社建社以来所获得的最高奖赏,堪称珍品……”
接下来,王主任开始了她今天正式的“茶道”演义——一包特殊茶叶的来历。
这包茶叶的主人叫杨廷标,是郑州市二七区侯寨乡双腿残废不能独立行走的残疾人,靠修鞋补鞋支撑生活。近些年他节衣缩食有了些积蓄,却被一个巧舌如簧的生意人刘某一下子就借去了3万元。此后,刘某以种种理由推托不还。在他走投无路时经人指点来到了侯寨人民法庭,“全省十佳调解之星”陈唯法官热情接待了他,判前释法代写文书,引导其立案、参加庭审、申请执行等便捷诉讼。
由于被告百般规避债务,使残疾人杨廷标的维权之路步履蹒跚,至今还在进一步执行中。但他坚信法律和司法权威,不吵不闹走法律程序。为了感谢承办法官陈唯对自己的倾心帮助,杨廷标托人购买了一包茶叶送给法官略表心意。陈法官推辞不掉,转交本院监察室退还。监察室通知杨廷标前来领取茶叶时,这位人残志坚的壮年汉子禁不住热泪盈眶:“多好的法官啊,为俺跑前跑后张罗讨债,没有喝过俺一口水,吸过俺一支烟。俺知道收了俺的茶叶就是犯纪律,那就把俺的茶叶没收’充公,放到咱的清风茶社做‘典型’吧”。
王主任的“茶道”讲完了,茶社内一阵沉默之后,响起阵阵掌声。
“同志们,请品茶”。她麻利地打开茶叶,为我们每人送上一份“极品”廉茶。
茶叶很快被热水泡开了,缕缕清香扑鼻。
大家隆重的端起茶杯,慢慢的呷一口,似乎还沉浸在故事的沉思里。
此刻茶社墙壁上一幅格言分外醒目。
走出茶社,我的心头还长时间萦绕着残疾人拄着双杖走进法庭的情形。
一杯清茶,一串寄语……
一番醒悟,一次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