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勇
1月11日星期五阴
在新郑市法院观音寺法庭采访,让我耳目一新的是法官手提电脑中的“新郑市人民法院桌面办公系统”。打开该系统中的监控平台,可以清楚地看到审判法庭、办事大厅、院内外共7个摄像头监控到的画面,有的画面还能够听到声音。
新郑市法院办公室主任宋国玮介绍,2012年以来,新郑市法院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了融合面部识别门禁、即时通讯、综合监控、电子卷宗管理、绩效评价、人事管理等为一体的桌面办公内网系统,实现了“四联三通一同步”,即联接法院、联接法庭、联接审判庭、联接大屏幕,互通文件、互通语音、互通视频,所有信息同步上传到内网平台,实现了信息互通共享、全面公开,提高了办公效率,提升了法院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群众诉讼和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观音寺法庭的监控系统,与院机关及审判庭的监控融为一体,形成综合监控系统。法院还通过安装远红外线报警系统,监控基层法庭安全状况。一旦出现安全隐患,系统立即远程报警提示,100多台办公电脑的页面也会出现页面抖动等相关提示,院机关会立即启动安全应急预案,迅速处理突发事件。
除此之外,法院干警100多台办公电脑上均能通过软件实现即时通讯、视频会议,轻松实现通知会议、公文批转、电子签章、部门联络等任务。利用该系统,每个干警通过自己的电脑都可以看到各个审判庭的实时情况,听到来自审判庭的声音,实时观摩法庭。偏远的法庭,也可以通过该系统上传法律文书,获得审批并完成电子签章,最后,经过审批和签章的法律文书也可以通过法庭新配置的打印机打印出来。
作为该办公系统的一部分,新型电子卷宗管理系统也初步建立起来。目前,已经录入2011年以来的8000余份电子卷宗,方便当事人查询案件信息和法官调阅卷宗,提高了卷宗利用效率。
在立案大厅和办公大厅等地点,法院安装有高清多功能触摸屏幕,轻点屏幕可以看到法官通讯录、诉讼风险、案件信息查询和庭审直播等板块,除依照法律不能公开的案件,诉讼群众只需输入基本信息,即可查询案件进度、庭审活动、裁判情况信息,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刚刚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国政法机关着力提升“五个能力”,其中之一就是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新郑市法院在信息化建设中作出的这些尝试,连正在参与该办公系统完善升级的国内某知名软件开发企业的工程师都说,新郑市法院作为基层法院,在信息化中许多想法和要求都是超前的。法院的需求和软件企业的结合,打造的是信息化的法院,也可能是未来法院的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