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审判文化教育使巩义法院变了样

树了正气 聚了人心 正了院风 促了工作

  发布时间:2004-03-22 16:53:12


    曾在巩义全市行风评议中倒数第一,执行积案数在郑州法院系统占首位的河南省巩义市法院,仅仅一年多时间,发生的巨变令人刮目相看:办公室墙上挂着群众敲着锣鼓、放着鞭炮给法院送的近百面锦旗,积存的近4000件执行积案已执结3100件,案件执结率名列郑州法院系统首位,2003年该院9项工作受到省、市法院的表彰。一年多时间巩义法院脱龙巨变,究竟得益于什么?

    巩义市是全国百强市,经济实力名列河南各地市之首。巩义市法院也曾一度在“两庭”建设上挤身全国先进,服务经济发展的经验受到省法院的关注,审判流程管理和办公现代化走在了全省法院的前列。然而,陈旧落后的管理模式使这家法院落了伍。2002年该院积存未执结执行案件近4000件,占郑州市法院系统的四分之一,个别法官没有把心用在工作上,价值观念不统一,司法为民落实不到位,执行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2002年该院在巩义市行风评议中名列倒数第一。    

    2002年10月,巩义法院新的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他们面对7层高内有冷暖空调的办公大楼,面对办公条件和环境在河南法院系统堪称一流的巩义法院,面对该院陈旧松散的队伍管理,面对落后的审判和执行工作,经过近两个月的调研,经党组反复研究,决定从统一法官思想,转变工作作风入手,边研究、边探索、边实践,推出了近20万字、内容涵盖法院各项工作的审判文化教育体系。该教育体系从引导法官修身做人、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入手,规范了法官学习、修养、道德、进取、敬业、政治、作风、廉政、礼仪、审判等十个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一套法官“不愿为”的自律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和“不能为”的防范机制,探索由他律向自律转变的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该院严惩违纪正院风,制订完善了《责任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审判人员十条禁令》、《考勤学习制度》、《执行工作规范》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并有专门机构和人员抓落实。一位庭长因违反禁酒令给予了警告处分,一法庭庭长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被调离了法院。

    在此基础上,巩义法院坚持从优待警。为改变人民法庭规模小、人员少、条件差、法官不愿下法庭的状况,将过去的17个基层法庭合并为7个中心法庭,为每个法庭安装了冷暖空调,向市财政争取增加法官下乡补助和生活补助,为每个法庭新购了车辆,配备了炊事员,让30岁以下未到过法庭工作的人员一律下法庭锻炼;为解决法官中午就餐问题,该院对院内食堂进行修建,法官每人每天伙食自助餐,早上晚上每人0.8元,中午2元钱,法官子女、亲属都可以到法院食堂就餐,且一视同仁;法官生日时,院里准时当天送上一份贺卡、一束鲜花,使法官体会到党组的关怀和温暖。

    审判文化教育的中心始终体现司法为民。该院实行“窗口式”和“一站式”立案,简化立案手续,抬起“衙门”下乡。为倾听群众呼声,该院每周二院长接待来访群众,每周三到市委接待群众来访。院长周建峡去年接待信访案件72件,全部妥善解决。在办案上突出快审快判快执行。该市西村镇农民李树建等21人诉河南一家企业欠款206万元,该院受理后院长亲自督办,从立案、审理到执行完毕仅用了14天。为彻底执结各类执行积案,该院采取三权分立、举报有奖等多种执行措施,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加点工作,2003年该院执结案件3100件,执行案件数是上年的10倍,被记集体三等功,去年年末郑州法院系统在该院召开执行现场会,得到了同行和当地群众的一致称赞。

    潜移默化的审判文化教育使一度落后的巩义法院焕发出了勃勃生机,过去上班打牌,纪律松驰,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一去不复返。2003年,该院受理各类诉讼案件4024件,审结3966件,结案率达99%,被授予河南省法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郑州市政法系统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并荣立集体三等功,去年年底被巩义市委授予“公仆杯”金杯,一个求真务实、廉洁勤政、与时俱进、司法为民的氛围正在巩义法院逐步形成。

    责编/小黄


 

 

关闭窗口